[发明专利]模具的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4612.4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卢全武;郭少炎;詹高城;黎秀郁;赵永政;袁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控制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系统 | ||
1.一种模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第一命令的情况下,采用模内顶进模式,控制模具的内顶板向靠近产品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切掉产品的浇口料,所述第一命令为在所述产品的末端存在浇口料的情况下生成的命令;
在接收第二命令的情况下,采用模内顶退模式,控制所述模具的内顶板向远离产品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切掉产品的浇口料,所述第二命令为在所述产品的开端存在浇口料的情况下生成的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内顶进模式,控制模具的内顶板向靠近产品的方向运动,包括: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一顶进最大位置、第一顶进扭矩和第一模内顶进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二顶进最大位置、第二顶进扭矩和第二模内顶进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三顶进最大位置、第三顶进扭矩和第三模内顶进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顶进最大位置、第二顶进最大位置和第三顶进最大位置互不相同,所述第一顶进扭矩、所述第二顶进扭矩和所述第三顶进扭矩互不相同,所述第一模内顶进时间、所述第二模内顶进时间和所述第三模内顶进时间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内顶退模式,控制所述模具的内顶板向远离产品的方向运动,包括: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一顶退最大位置、第一顶退扭矩和第一模内顶退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二顶退最大位置、第二顶退扭矩和第二模内顶退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
控制所述模具按照第三顶退最大位置、第三顶退扭矩和第三模内顶退时间来运行,来带动所述模具的内切刀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顶退最大位置、第二顶退最大位置和第三顶退最大位置互不相同,所述第一顶退扭矩、所述第二顶退扭矩和所述第三顶退扭矩互不相同,所述第一模内顶退时间、所述第二模内顶退时间和所述第三模内顶退时间互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进模式的参数至少包括顶进最大位置、顶进扭矩和模内顶进时间,所述顶进扭矩大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在顶进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所述模内顶进时间大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在顶进运动过程所耗用的时间,所述顶进最大位置大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所处于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退模式的参数至少包括顶退最大位置、顶退扭矩和模内顶退时间,所述顶退扭矩大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在顶退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所述模内顶退时间大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在顶退运动过程所耗用的时间,所述顶退最大位置小于所述模具的内切刀所处于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进模式的参数还包括模内顶进延时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退模式的参数还包括模内顶退延时时间。
8.一种模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命令的情况下,采用模内顶进模式,控制模具的内顶板向靠近产品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切掉产品的浇口料,所述第一命令为在所述产品的末端存在浇口料的情况下生成的命令;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二命令的情况下,采用模内顶退模式,控制所述模具的内顶板向远离产品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模具的内切刀切掉产品的浇口料,所述第二命令为在所述产品的开端存在浇口料的情况下生成的命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的控制方法。
10.一种模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46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