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需求和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0932.2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郭言平;孙美;凌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3;B60L53/66;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威海惠和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7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需求 新能源 电动汽车 有序 充电 引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需求和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该方法为:电动汽车用户直接获取电池储量信息,同时预测下一个充电时段,直接给用户提供沿途及停车附近的目标区域内充电站的位置信息和使用率信息、以及所有等待充电的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并且用户知晓一次充电的费用,在确保用户电量充足的同时优化电网负荷。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出力情况的动态分时电价策略,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以实现新能源的就地消纳,以用户充电总费用最低、出行时电量储备最优和电网负荷峰谷差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用户充电需求和新能源出力等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动态分时电价的且满足充电动态需求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动态需求和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大量的电动汽车随机充电会增加电网负担,造成部分区域电网超负荷现象,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但是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大,出力具有间歇性,并网消纳难,严重影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长足发展。在此情况下结合新能源汽车动态出行情况和新能源消纳研究引导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保证在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使用寿命,保证用户出行电量需求的同时能有效抑电网负荷波动,以此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需求和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通过提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随机充电引起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动态需求和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该方法为:电动汽车用户直接获取电池储量信息,同时预测下一个充电时段,直接给用户提供沿途及停车附近的目标区域内充电站的位置信息和使用率信息、以及所有等待充电的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并且用户知晓一次充电的费用,在确保用户电量充足的同时优化电网负荷。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发出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可续航信息、所有可工作充电桩的相关信息,以及该区域的电网负荷情况;
步骤S2、根据给定的限制条件、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位置信息、可续航信息和路况信息,以及所有可工作充电桩的相关信息得到多个引导方案信息;
步骤S3、根据预设的充电电网负荷情况,计算多个充电桩充电方案的功率消耗情况;
步骤S4、对多个引导方案信息的电网荷电进行升序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显示引导方案信息。
优选的,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还包括:
急需充电的电动汽车的电量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及满足出行力但电量储备又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该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步骤S2中,给定的限制条件包括:
待充电电动汽车发出充电信息时可续航路程能到达固定充电桩且有闲置的充电桩可供充电,系统会以最小费用为目标为用户提供充电路线指引的同时给出最优充电时间,该时间段不用充满电只需满足用户的出行里程即可,同时保护好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率;
还包括引导充电方案的充电给定时间不大于电池充满电的时间、充电桩的位置处于电网负荷较低的区域。
优选的,步骤S4中,对多个引导方案信息的电网荷电进行升序排序,包括对充电时间及充电桩的位置引导以最短等待时间进行升序排序;
如果按照所有电网荷电的充电时间进行排序显示时,存在至少两个引导方案的充电时间相同,则对至少两个引导方案的充电桩的使用率进行降序排序;
如果按照多个指导方案信息的充电引导的等待时间一样且充电桩的使用率也相同,则对当前电网使用下电网负荷进行升序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0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