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9691.5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韩贵雷;袁胜超;刘大金;蒋鹏飞;畅秀俊;薛晓峰;王志奇;张晶;章爱卫;赵晓明;王云;王洪亮;史建松;李维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魏红恩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 超采 预警系统 水位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所述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包括管井、井盖、气体压力传感器、控制组件、警示组件和气体补偿组件;管井下端设有进水口,上端为井口;井盖盖设在管井的井口上,与管井密封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设在管井内;控制组件与气体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警示组件与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气体补偿组件与管井连通,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用来补偿管井内微生物呼吸所造成的管井内气体总量的变化。所述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使用上述的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本发明提供的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能够在管井封闭的情况下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监测,在地下水水位低于预警值时,及时发出示警。
目前,对地下水进行水位监测的观测井多数为敞开式的,监测设备也多数深入井内,一方面井口敞开容易使污染物直接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对于高水位地下水水头,在丰水季节,它的水头高度可能超过井口,造成地下水不断涌出井口,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监测设备深入井内,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后,难以检查、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方法,旨在解决观测井敞开导致的地下水易受到污染、在丰水季地下水易从井口涌出和监测设备深入井内,不易检查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包括:
管井,下端设有进水口,上端为井口,所述进水口始终处于地下水水面以下;
井盖,盖设在所述管井的井口上,与所述管井密封连接;
气体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管井内,与所述管井或者所述井盖连接;
控制组件,与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用来接收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传递的所述管井内的气体压力信息,并处理获得所述管井所处位置的地下水水位信息;
警示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用来在所述控制组件得出的所述管井所处位置的地下水水位信息低于预警值时,发出示警;以及
气体补偿组件,与所述管井连通,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用来补偿所述管井内微生物呼吸所造成的所述管井内气体总量的变化。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补偿组件包括气体分析仪、气泵和流量阀,所述气体分析仪与所述管井连通,用以分析管井内气体成分,所述气泵与所述流量阀连接并连通,所述流量阀与所述管井连接并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井包括底管和多根延长管,所述底管下部设有所述进水口,多根所述延长管依次叠加在所述底管上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管底部封闭设置,且自下而上依次为进水段和连接段,所述进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所述进水口,所述连接段的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注浆槽,所述第一注浆槽与所述底管顶部连通;所述延长管包括内管、外管和若干连接筋,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间隔设置,形成第二注浆槽,若干所述连接筋均设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且每个所述连接筋分别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第二注浆槽与所述第一注浆槽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超采预警系统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管井内的所述进水口处,与所述管井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9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