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B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20092.7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勇;闫军;李展翼;刘鸿雁;曹勇;王超;刘效疆;崔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06 | 分类号: | H01M4/06;H01M6/36;H01M4/08;H01M4/4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陈航 |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b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LiB合金基底以及附着于LiB合金基底表面的防溢流层;所述防溢流层由纳米材料或骨架材料和纳米材料的混合物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流层的厚度为0.005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零维纳米材料、一维纳米材料和二维纳米材料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镍粉、银粉、铁粉、铜粉、金粉、钴粉、碳粉、碳化硅粉、石墨稀、碳纳米管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尺寸为10nm~2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材料为碳纤维、碳纳米管、纳米银线、纳米金线、纳米镍线、纳米铜线、纳米钴线和纳米碳化硅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骨架材料的直径为2nm~20μm,长径比>5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流层经过以下步骤制得:
S1:将骨架材料和纳米材料按0~40:200的质量比混合,再将混合物与溶剂按1:2~100的质量比混合,得浆料;
S2:向浆料中加入可溶性金属盐,调节浆料的粘稠度为50~500mPa·S,然后以500~3000r/min搅拌速度搅拌5min~120min;
S3:将经过S2处理后的浆料稀释至粘稠度为1~100mPa·S,然后于-1~0.01MPa下抽滤,得复合薄膜;
S4:用S1中所用溶剂对复合薄膜冲洗3~5次,然后于80~150℃下烘烤30~60min,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丙酮或去离子水;所述可溶性金属盐为LiCl或NaCl。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LiB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LiB合金基底叠放于裁剪后的防溢流层一侧,所述防溢流层的边缘超出所述LiB合金基底的边缘0.1~0.5mm;
S2:以5~100N/cm2的压力碾压叠合在一起的LiB合金基底和防溢流层,防溢流层与LiB合金基底复合,即得。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LiB电极材料在热电池制备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池以Fe0.5Co0.5S2为正极,以LiCl-KCl为电解质,以LiB电极材料为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00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