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8378.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胡恒广;闫冬成;朱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78;C02F1/52;C02F1/56;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党娟萍;刘铁生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装置(1),所述过滤装置(1)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过滤装置(1)内的含砷废水中的杂质;
氧化装置(2),所述氧化装置(2)与所述过滤装置(1)连接,所述氧化装置(2)用于使所述过滤装置(1)过滤后的废水在所述氧化装置(2)内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
沉淀装置(3),所述沉淀装置(3)与所述氧化装置(2)连接,所述沉淀装置(3)用于使所述氧化装置(2)氧化后的废水在所述沉淀装置(3)内与化学药剂进行化学反应并生成沉淀物;和,
净化装置(4),所述净化装置(4)与所述沉淀装置(3)连接,所述净化装置(4)用于对所述沉淀装置(3)中的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净化装置(4)设置有排放口(441)和回流口(442),所述回流口(442)与所述过滤装置(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过滤仓(11)和过滤结构(12),所述过滤结构(12)设置在所述过滤仓(11)内,所述过滤结构(12)与所述过滤仓(11)的内底壁和内顶壁之间分别具有第一空间(111)和第二空间(112),所述过滤仓(11)对应所述第一空间(111)和所述第二空间(112)的仓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进口(113)和第一出口(114),所述第一进口(113)用于进入所述含砷废水,所述第一出口(114)与所述氧化装置(2)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1)还包括:第一冲洗管(13),所述第一冲洗管(13)自所述过滤仓(11)的外侧穿过所述过滤仓(11)并伸入所述过滤结构(12)中,且所述第一冲洗管(13)对应所述过滤结构(12)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孔(131);
其中,所述过滤仓(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污口(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装置(2)包括:氧化仓(21)和臭氧散发器(22),所述氧化仓(21)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装置(1)连接的第二进口(211)和与所述沉淀装置(3)连接的第二出口(212),所述臭氧散发器(22)设置在所述氧化仓(21)内,所述臭氧散发器(22)设置有连通所述臭氧散发器(22)内部和所述氧化仓(21)内部的散发孔,且所述臭氧散发器(22)和所述氧化仓(21)开设有连通所述臭氧散发器(22)内部和所述氧化仓(21)外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仓(2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引流板(213)和多个第二引流板(214),所述第一引流板(213)与所述氧化仓(21)的内顶壁连接并与所述氧化仓(21)的内底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引流板(214)与所述氧化仓(21)的内底壁连接并与所述氧化仓(21)的内顶壁间隔开,且所述多个第一引流板(213)和所述多个第二引流板(214)交错设置;和/或,
所述通道对应所述氧化仓(21)外部的开口连接有臭氧发生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装置(3)包括:沉淀仓(31),所述沉淀仓(31)内包括: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所述第一部分(311)设置有与所述氧化装置(2)连接的第三进口(313),所述第一部分(311)的上端设置有加药口(3111),所述第二部分(312)内设置有隔淀结构(3121),所述隔淀结构(3121)与所述第二部分(312)的内底壁和内顶壁之间分别具有第三空间(3122)和第四空间(3123),所述第三空间(3122)与所述第一部分(311)连通,所述第二部分(312)对应所述第四空间(3123)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装置(4)连接的第三出口(3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83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