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深海环境的管路液压补偿器和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6980.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勇;高成君;李邦鹏;李宇杰;王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F15B15/14;F15B21/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严梅芳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深海 环境 管路 液压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海环境的管路液压补偿器和补偿方法,包括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第一筒体的顶端向外延伸有直径小于第一筒体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顶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调节杆通过通孔伸入第二筒体的内部,位于第二筒体内部的调节杆端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活塞连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阻碍活塞运动的台阶,第一筒体的底端密封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通液压管路和第一筒体的内部。通过设置弹簧和活塞,使液压补偿器可以满足压力不断变化的使用场景,可以及时为设备补充液压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器补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深海环境的管路液压补偿器和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手动抛弃机构是载人潜水器上配备的一种应急设备,该机构以手动泵作为动力源,手动泵和手动抛弃机构之间使用液压管路连接。在载人潜水器的下潜过程中,手动泵和手动抛弃机构之间液压管路内部的液压油体积会随潜水器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潜水器上使用的液压油补偿器多为气囊式,气囊式液压油补偿器利用橡胶材质的薄膜实现压力平衡,其本身只能承受较小的液压压力,由于手动抛弃机构的工作压力达十兆帕以上,所以气囊式液压补偿器无法直接承受手动抛弃机构的液压动力,不适用于作为手动泵与手动抛弃机构之间液压管路的液压补偿器。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液压油体积减小导致手动抛弃机构出现瘫痪、失效等问题,当潜水器下潜深度较浅、海水外压为十几兆帕时,手动泵和手动抛弃机构之间的液压管路多采用复合多层液压软管或薄壁金属管,这类管路能够承受十几兆帕的外压,但是在几十兆帕的外压下,液压管路会变形、损坏;若潜水器需要下潜至几十兆帕外压的海水深度时,手动泵和手动抛弃机构之间的液压管路多采用厚壁金属管,相较薄壁金属管的壁厚会大大增加,使得液压管路的重量增加,潜水器的负担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合理的适用于深海环境的管路液压补偿器和补偿方法,可以为复合多层液压软管或薄壁金属管提供液压补偿,使得液压管路可以承受几十兆帕的海水高压,从而降低对液压管路壁厚、材料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可以满足执行机构工作时高液压压力的使用需求,在实现液压补偿功能的同时满足高液压压力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深海环境的管路液压补偿器,包括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第一筒体的顶端向外延伸有直径小于第一筒体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顶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通孔伸入第二筒体的内部,位于第二筒体内部的调节杆端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活塞连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阻碍活塞运动的台阶,第一筒体的底端密封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通液压管路和第一筒体的内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连接头的输出端还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显示第一筒体内部的压力。
所述活塞的顶端设置有与压缩弹簧配合安装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活塞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活塞空腔,活塞的侧端沿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环,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活塞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塑料块。
所述第二筒体的侧端沿圆周均匀设置有数个透水孔,第二筒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盘。
所述端盖的结构为:包括呈圆盘状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中部设置有呈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部设置有与调节杆配合安装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加工有内螺纹,安装盘的圆周均匀布置有数个安装孔,安装盘通过安装孔与固定盘配合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6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度库文件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对医疗数据进行数据质控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