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0329.5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翔;张国志;刘可心;明鑫;肖蓟;王伟光;王敏;彭成明;郑和晖;田飞;秦明强;胡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0/00;C04B14/04;C04B14/10;C04B18/08;C04B20/02;B28C5/0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基础 防渗 墙体 塑性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强度组分210‑250份、变形组分80‑90份、增稠组分0.1‑0.2份、骨架组分1900‑1950份、液体组分211‑251.2份;强度组分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偏高岭土;变形组分包括膨润土、海泡石粉、凹凸棒土;增稠组分包括纤维素、淀粉酶;骨架组分包括砂、石;液体组分包括拌和水、减水剂。本发明通过各强度组分的混合在水泥颗粒空隙内分别形成空心球体和网状结构的填充,配合变形组分形成的多重网状结构,能够制备得到嵌固稳定同时具有良好变形能力的塑性混凝土颗粒,在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弹性模量,从而降低弹/强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性混凝土是一种水泥用量较低,并掺加较多膨润土、粘土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具有大流动性、低抗压强度(28天抗压强度<5MPa)、低静压弹性模量(<2000MPa)、大变形(1%-5%)等特性,是一种柔性水泥基材料,可以很好地与较软的地基基础相适应,减小墙体内应力,从而避免墙体因大变形导致开裂,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防渗性,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地基基础防渗墙体。
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7640941A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变形适应能力的丙乳增韧塑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28天抗压强度2MPa-4MPa,28天静压弹性模量为485MPa-898MPa,28天弹/强比为214-250,远小于通常要求塑性混凝土弹/强比小于500的要求。中国专利CN109912281A公开了一种防渗墙用抗渗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28天抗压强度8MPa-10MPa,28d静压弹性模量为1000MPa-2000MPa,28天弹/强比为200-300。
从目前已公开的专利技术可以看出,塑性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均低于10MPa,28d静压弹性模量小于2000MPa,28d弹/强比小于300。因此对于承载能力、抗变形开裂能力均要求较高的防渗墙,目前的塑性混凝土制备技术存在抗压强度不够高、弹性模量不够低、弹/强比不够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保证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其弹性模量和弹/强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水泥、粉煤灰微珠、偏高岭土等组分混合形成强度组分,在水泥颗粒空隙内分别形成空心球体和网状结构的填充,结合变形组分中膨润土、海泡石粉和凹凸棒土形成的多重网状结构,能够形成在嵌固稳定同时具有良好变形能力的塑性混凝土颗粒,在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弹性模量,从而降低弹强比。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强度组分210-250份、变形组分80-90份、增稠组分0.1-0.2份、骨架组分1900-1950份、液体组分211-251.2份;
其中,所述强度组分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偏高岭土;所述变形组分包括膨润土、海泡石粉、凹凸棒土;所述增稠组分包括纤维素、淀粉酶;所述骨架组分包括砂、石;所述液体组分包括拌和水、减水剂。
优选的是,所述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所述强度组分中,水泥、粉煤灰微珠、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6:3:1。
优选的是,所述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所述变形组分中,膨润土、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18:1:1。
优选的是,所述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所述增稠组分中,纤维素、淀粉酶的质量比为7:3。
优选的是,所述适用于软土基础防渗墙体的塑性混凝土,所述骨架组分中,砂的质量占比为47-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