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冲击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7112.3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缪易辰;郑海源;白恺霖;潘文;何桂琳;杨帅帅;张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基座、反力墙、提升组件、固定组件、配重组件、钢绞线、固定块;其中,基座上设有反力墙、固定组件,固定组件、配重组件位于反力墙两对侧,锚杆一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锚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构件与钢绞线一端连接,钢绞线从安装在反力墙顶端的提升组件中伸出,从提升组件中伸出的钢绞线另一端设有配重组件,提升组件用于对固定在钢绞线上的固定块进行夹持和释放。本发明利用反力墙的优势进行平台的搭建,不需要额外进行框架搭建;进一步地,本发明满足配重组件自重可调节及可升降高度范围更广的要求,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冲击试验装置,属于锚杆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锚杆或锚索支护已成为煤矿巷道安全高效的主要支护方式,在我国煤矿巷道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锚杆或锚索支护是将锚杆或锚索锚固于煤岩体内,拧紧杆(索)尾螺母(锁具),对围岩施加预紧力,约束巷道围岩的变形离层、碎胀与滑移错动,研究锚杆或锚索支护过程承受轴向载荷与轴向变形性能,对深化锚杆或锚索支护机理研究,提高锚杆或锚索支护可靠性,保证矿山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锚杆冲击试验装置多利用落锤自由下落冲击锚杆,其通过改变落锤的自重和高度来提供冲击能冲击锚杆的方式,测量该过程中锚杆的受力及变形状况。对于落锤式,不仅对试验设备高度要求很高,且增减落锤重量时拆卸困难,最重要的是落锤的自重可调节范围及可升降高度有限,导致所提供的冲击能范围有限;当锚杆的承受力不在落锤所能提供冲击能范围内时,则无法测量到锚杆的最大承受力,无法得到完整且精确的力学性能数据参数;再者,无法在落锤时对落锤的承接处进行有效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杆冲击试验装置,以用于借助反力墙构建锚杆冲击试验的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基座1、反力墙3、提升组件5、固定组件6、配重组件7、钢绞线8、固定块9;其中,基座1上设有反力墙3、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配重组件7位于反力墙3两对侧,锚杆14一端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锚杆14另一端通过连接构件13与钢绞线8一端连接,钢绞线8从安装在反力墙3顶端的提升组件5中伸出,从提升组件5中伸出的钢绞线8另一端设有配重组件7,提升组件5用于对固定在钢绞线8上的固定块9进行夹持和释放。
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缓冲组件4,且缓冲组件4位于配重组件7的下方。
所述提升组件5包括箱罩51、固定板52、驱动电机53、第一丝杆54、移动夹持块55、顶杆10;所述箱罩51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反力墙3的顶端;且所述箱罩51的两端分别从反力墙3上端两侧延伸出;所述固定板52呈水平状态固定安置在所述箱罩51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板52的顶端一侧安置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上安装第一丝杆54,位于所述第一丝杆54下方的所述固定板52上还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移动夹持块55通过第一丝杆54带动进行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固定块9位于移动夹持块55靠近配重组件7一侧,顶杆10位于移动夹持块55靠近固定组件6一侧。
所述移动夹持块55包括上滑块、下滑块551、夹持块553、弹性片555;其中,上滑块、下滑块551呈上下布置,上滑块与第一丝杆54配合,下滑块551与固定板52配合;两个夹持块553分别通过转轴552转动地安置在下滑块551的内腔中,且两个所述夹持块553中靠近所述固定块9一侧的端部的夹持头554从内腔中伸出;弹性片555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夹持块553之间且弹性片555与顶杆10配合对固定块9进行释放。
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金属框架61,所述金属框架61通过多个固定螺杆62锁紧在反力墙3一侧,并位于所述提升组件5一侧延伸端的下方,所述金属框架61的中部开设有放置腔63,用于放置锚杆14;垫片64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框架61的内腔顶端中部,垫片64与锚杆14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7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