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6104.7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邓俊双;张凯;李广;谢荣;刘强;严爽;蔡仕跃;聂军红;利祖光;鄢建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拱顶 脱空 监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现场勘测:
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进行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
步骤S2、技术准备:
完成施工图审查复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进驻,针对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学习考核以完成技术准备;
步骤S3、基础准备:
混凝土灌筑前,将墙底虚碴、污物、积水及新旧砼接头清除干净;对安装好的拱架、立柱、止水带以及挡头板进行检查确认;
步骤S4、材料准备:
混凝土按预设配合比计量配料,并保证混凝土的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以及损失塌落;
步骤S5、二衬台车准备:
采用全液压自动行走的整体衬砌台车,确保衬砌台车结构尺寸准确,以及各伸缩构件、液压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步骤S6、监测系统准备:
在二衬台车的顶部前、中、后三个位置安装二衬防脱空监测系统,根据不同围岩等级需要以及不同厚度的二次衬砌需要,调节二衬防脱空监测系统的监测深度,确保在混凝土已达到充盈状态下准确报警;
步骤S7、监测灌注:
通过台车上的灌注口注入所述步骤S2中准备好的混凝土,根据所述二衬防脱空监测系统的指示信号监测浇筑完成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变形稳定的标准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a、隧道周边变形速率下降并趋于缓和;
b、水平收敛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c、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积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
d、初期支护表面裂隙不再继续发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衬砌台车在隧道进洞前进场,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一端须配备两部二衬台车,以确保左右线开挖、二衬的合理步距,确保结构安全;对加宽段处在IV、V级围岩段落,专门配备加宽段整体衬砌台车,以确保加宽段二衬及时施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衬砌台车整体模板的板块由面板、支撑骨架、铰接接头以及作业窗组成;当衬砌断面较大,所承受荷载较大时,支撑骨架则制成桁架结构,用于减少板块的接缝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衬防脱空监测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安装单元(1),多个所述传感器安装单元(1)分别设于所述二衬台车顶部前、中、后三个位置,多个所述传感器安装单元(1)均电信连接监测控制箱(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单元(1)包括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中部滑动连接调节监测柱(12),所述固定座(11)的中部套设有弹簧(13),在所述弹簧(13)的下方以及所述固定座(11)的下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4),所述调节螺母(14)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监测柱(1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二衬拱顶防脱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包括安装筒套(111),所述安装筒套(111)的外部设有固定环(112),所述固定环(112)的顶面嵌设有多个钕磁铁(113),所述固定环(112)的中部嵌设有密封圈(114),所述安装筒套(111)的下端设有调节筒套(115),所述调节筒套(11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调节滑槽(116),多个所述调节滑槽(116)分别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监测柱(12)的两侧,所述调节筒套(115)的外侧设有调节螺纹(1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61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