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省级电网供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3680.8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蔡萱;彭天海;刘平;瞿子涵;唐爱红;王庆铭;余文晗;王文浩;石剑波;张莹;何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胡盛登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级 电网 供电 综合 排放 因子 计算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省级电网供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省级电网消纳电量的来源,确定省内主网发电厂的发电量,已知外送到外省的电量和主网受入外省的电量;统计省内各主网发电厂的发电总量,并确定发电类型;得到输送外省的各类型电量;得到省内主网各类型的消纳电量,将各类型的消纳电量乘以对应的碳排因子得到主网的总碳排量;将主网的总碳排放量除以主网的总消纳电量,得出省级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因子。本申请有助于避免“碳泄漏”带来的影响,帮助电网企业实现碳排放精准核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省级电网供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对电力行业而言,供电侧排放因子的计算是连接电力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键桥梁。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合理的供电侧排放因子的计算模型。
世界各国的电网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地区消纳电量的类型,交换电量的发电类型的统计数据是不全面的,并且在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跨区电力输送规模不断扩大、火电机组逐渐转为调峰备用电源及双向互动新电气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各级电网电力来源时空域差异已显著加大、不同发电类型发电量和双向负荷上网电量波动性剧烈,继续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进行电网企业碳排放核算会产生较大误差,而对于考虑年、月、日不同时间尺度和省级的电网排放因子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导致在实际计算各地区消纳电量时并不准确。在针对某个省进行碳排放量计算时,采用现有的两种核算方法:物料守恒法,排放因子法。但不同省之间电力资源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差距较大,如果仅用该省所在地区的排放因子计算本省的碳排放量是存在较大误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省级电网供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有助于避免“碳泄漏”带来的影响,帮助电网企业实现碳排放精准核算。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省级电网供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省级电网消纳电量的来源,确定省内主网发电厂的发电量,已知外送到外省的电量和主网受入外省的电量;
统计省内各主网发电厂的发电总量,并确定发电类型;
得到输送外省的各类型电量;
得到省内主网各类型的消纳电量,将各类型的消纳电量乘以对应的碳排因子得到主网的总碳排量;
将主网的总碳排放量除以主网的总消纳电量,得出省级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因子。
得到输送外省的各类型电量具体为,在扣除已知外送各类型发电量后,再按本省主网消纳的火、水、风、光发电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得到输送外省的各类型电量。
省内主网发电厂的发电量、外送到主网的电量和主网下网的电量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式中E发电厂为省内电厂总发电量;E发电厂,k为省内第k种类型电厂发电量;为输送至外省主网第k类电量,
对输送至外省各类型发电量,如式(2)所示的计算方法:
式中,PY为已知输送外省各类型发电量的省份;P为所有外送的省份;为输送至第p个省份的第k种发电量;为输送第p个省份的总电量;为受入第p个省份的第k种发电量;为受入第p个省份的总电量。
省级电网消纳的各类型发电量计算方法为:
当得到省内各个区域的各类型消纳电量后,发电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3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