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77841.2 | 申请日: | 202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尹大伟;刘文博;肖雯娟;陈钰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16;H01Q1/50;H01Q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小芳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谐振 结构 增益 宽带 天线 | ||
1.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的主体包括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曲面状的反射面(4),谐振环(1),碗状的背腔结构(5)。所述的曲面状的反射面(4)是碗状的背腔结构内部曲面(6)的一部分并喷涂导电银胶构成。所述的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位于碗状的背腔结构(5)内部。所述的谐振环(1)位于碗状的背腔结构(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状的背腔结构(5)采用3D打印技术并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其外部形态为一半径为73.6mm,高为28.7mm的圆柱体,碗状的背腔结构内部曲面(6)为一半径为134.7mm,夹角为63.6°的球面,碗状的背腔结构(5)的延伸部分高度为22.2mm,壁厚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状的反射面(4)是碗状的背腔结构内部曲面(6)的一部分,其形态为一半径为134.7mm,夹角为59.6°的球面,在其上喷涂导电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由2层组成,上下2层的半径均为37.8mm,两层之间的距离为2.05mm,下层距碗状的背腔结构的底部为17.8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的上层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1.6mm,其上面的辐射贴片为4阶迭代的圆环分形结构。所述的4阶迭代圆环分形结构的槽宽为3.51mm,槽之间的距离为3.31mm,圆环形槽的角度为145°,其中1阶分形结构距圆心的距离为10.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的下层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1.6mm,在其底部覆铜作为天线的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环(1)印刷在介电常数为2.55,半径为73.6mm,厚度为1.6mm的介质基板上面。谐振环(1)为双环反向开口结构,内环的半径为3.09mm,环宽1.76mm,开口角度为9°;外环的半径为9.51mm,环宽1.76mm,开口角度为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环反向开口结构谐振环共有4个,其分布的位置为以介质基板的圆心为中点,边长分别为31.48mm和27.38mm的矩形的4个顶点,4个反向开口结构谐振环的外环的开口均垂直于矩形的长边并且朝向介质基板的边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状的背腔结构(5)、曲面状的反射面(4)、层叠和分形结构的微带天线(2)、谐振环(1)同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的工作频段为5.61GHz~6.72GHz。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环和背腔结构的高增益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在工作频带内的增益为10.9dBi~14.6dBi,且在频率为5.7GHz时增益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78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