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型稀土镁盐浸矿富集物深度除铝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0403.3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晶春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44;C22B3/22;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吱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稀土 镁盐浸矿 富集 深度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型稀土镁盐浸矿富集物深度除铝设备及其工艺,涉及离子型稀土除铝技术领域,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后部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定量配比机构,定量配比机构用于对稀土酸浸液和氨水定量配比,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混合搅拌机构,混合搅拌机构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定量配比机构,避免了稀土酸浸液和氨水配比不精确,导致稀土酸浸液中的铝离子去除不充分致使铝离子含量增高,降低了稀土质量;通过设置混合搅拌机构,避免了稀土酸浸液和氨水反应不充分,提高对稀土酸浸液中铝离子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过滤机构,避免过滤板的过滤孔阻塞,提高了过滤板对沉淀物的过滤速度,提高对稀土酸浸液的除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型稀土除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型稀土镁盐浸矿富集物深度除铝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离子型稀土就是稀土离子以离子形式吸附在矿物上,离子型稀土矿中富含的重稀土元素,我国的离子型稀土主要集中南方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矿种,稀土中的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和航天等领域。
目前在离子型稀土的处理工艺是通过硫酸对稀土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稀土滤液需要对其中的铝离子去除,若稀土中铝杂质含量过多,严重影响后续稀土萃取分离的效率,利用氨水和稀土酸浸液中的铝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氨水对稀土酸浸液进行除铝时,若氨水放入过少,会导致稀土酸浸液中铝离子去除不彻底,导致稀土中含铝超标,若氨水放入量过多时,会使稀土酸浸液的PH值过高,造成稀土中稀有金属损失,然而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对两种物料进行配比,不能达到精准配比,从而导致稀土中除铝过程中,铝离子去除不彻底,影响稀土后续萃取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杂质清理功能的离子型稀土镁盐浸矿富集物深度除铝设备及其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离子型稀土镁盐浸矿富集物深度除铝设备,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固接有控制面板,第一支撑架的后部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定量配比机构,定量配比机构用于对稀土酸浸液和氨水定量配比,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混合搅拌机构,混合搅拌机构与定量配比机构配合,用于对稀土酸浸液和氨水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生成沉淀物,混合搅拌机构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对稀土酸浸液和氨水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搅拌机构的上部设有用于对过滤机构上沉淀物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将过滤机构上的沉淀物清理并从混合搅拌机构中排出,定量配比机构、混合搅拌机构、过滤机构和清理机构均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定量配比机构包括有支撑板,支撑板固接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支撑板的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用于盛装稀土酸浸液或氨水的物料罐,两个物料罐分别与稀土酸浸液和氨水的供给管道连通,第二支撑架的上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位于支撑板的下部,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部均固接有固定圆壳,两个固定圆壳内部空腔的体积之比为定值,两个固定圆壳分别位于两个物料罐的下方,两个固定圆壳分别通过管道与相邻的物料罐连通,固定圆壳与物料罐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两个固定圆壳的前部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后部的两个管道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两个固定圆壳的内侧面均滑动连接有活塞,两个活塞分别与相邻的固定圆壳内侧面密封派配合,两个固定圆壳的下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上端均穿过相邻的固定圆壳且与其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活塞固接,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均与滑动板固接,滑动板的后侧面固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后侧面开设有滑槽,第一固定板下侧面的后部通过安装座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圆板,圆板前侧面偏心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用于减少摩擦力的滚轮,圆板上的滚轮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晶春,未经王晶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0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