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5118.2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1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士成;储刘火;李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40/16;G06V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源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7 | 代理人: | 郑晓斐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车辆 目标 对象 位置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场景信息和目标车辆内部的目标图像;基于目标图像,确定目标图像中各目标对象的目标检测框;基于场景信息,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区域划分策略;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区域划分策略,确定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确定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将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对应的车辆座位确定为各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座位。可以有效避免车内人员的动作和身体特征等干扰信息对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时的干扰,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尤其是一种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辆辅助驾驶领域,对于车内人员状态的监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该环节通常是利用机器视觉对车辆内部的场景图像进行感知来实现的,车内不同位置的人员,例如主驾、副驾、后排,对其监控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这个环节中,确定车内人员的位置,是实现监控的前提。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对车辆内部的场景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出场景图像中的人脸检测框,然后根据人脸检测框预测车内人员的车辆座位。例如根据人脸检测框的大小区分前后排,根据人脸检测框在图像中的左右位置区分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由于车内人员的身体特征和动作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脸检测框的尺寸和位置,进而对预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最终确定的位置不准确,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场景信息和目标车辆内部的目标图像;基于目标图像,确定目标图像中各目标对象的目标检测框;基于场景信息,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区域划分策略;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区域划分策略,确定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确定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将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对应的车辆座位确定为各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座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目标车辆的场景信息和目标车辆内部的目标图像;对象检测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图像,确定目标图像中各目标对象的目标检测框;策略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场景信息,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区域划分策略;区域划分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区域划分策略,确定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区域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检测框和各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确定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将各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对应的车辆座位确定为各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座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车辆中目标对象的位置的方法,从车辆内部的目标图像中识别出各个目标对象的目标检测框,根据车辆的场景信息对应的区域划分策略和目标检测框,确定各个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然后根据目标检测框和各个目标对象的参考区域,确定各个目标对象的目标参考区域,并将目标参考区域的对应的车辆座位确定为各个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座位。与根据人脸检测框直接估计目标对象的车辆座位相比,可以有效避免车内人员的动作和身体特征等干扰信息对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时的干扰,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车辆中的位置。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5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