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8031.2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3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崔金强;许炳;徐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53;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50/502;H01M50/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组件 电池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涉及电源技术领域。该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热管以及液冷板,热管的一端与汇流排连接或抵接,液冷板与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或抵接,使得汇流排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热管传导至液冷板上,从而实现辅助汇流排散热,进而使得汇流排温升较高时能够实现快速散热,提高汇流排的温度的稳定性及过流能力,减小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电池包通常会采用汇流排连接电池模组的结构。汇流排结构的技术程度较高,通用性较高,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因此能够被广泛应用。
目前汇流排结构一般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是热管理效果较差,在某些特殊工况下,电芯进行剧烈的大电流充电,会导致汇流排的温升较高,自然冷却的方式无法满足散热要求,甚至会影响到充电连接器和BDU(Battery B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汇流排的过流能力受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用以解决汇流排的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以提高汇流排的热管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包括:
汇流排;
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汇流排连接或抵接;
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热管和所述液冷板用于对所述汇流排散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汇流排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经所述热管传导至所述液冷板上,从而实现辅助所述汇流排散热,进而使得所述汇流排温升较高时能够实现快速散热,提高所述汇流排的温度的稳定性及过流能力,减小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导热段和第二导热段,所述第一导热段与所述汇流排连接或抵接,所述第二导热段与所述液冷板连接或抵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热管的结构能够便于所述汇流排、所述热管以及所述液冷板之间的装配,提高所述汇流排组件的制备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导热段的延伸方向的表面与所述汇流排连接或抵接,所述第二导热段垂直于所述第二导热段的延伸方向的表面与所述液冷板连接或抵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一导热段与所述汇流排的连接或抵接的面积更大,所述热管相对所述汇流排的位置更加稳固,并且能够使得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液冷板间隔,便于容置其他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为紫铜、黄铜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热管能够实现较好的导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冷却液,所述热管贯穿所述液冷板朝向所述汇流排的一侧设置,以使得所述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能够使得所述热管的至少部分能够直接与所述冷却液接触,从而能够迅速将所述汇流排的热量通过所述热管导入至所述冷却液,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冷却液包括水和乙二醇,所述水和所述乙二醇的比例为9:11至11:9。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液冷板和所述冷却液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与所述汇流排之间和/或所述热管与所述液冷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绝缘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8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