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53034.7 | 申请日: | 2022-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福田;周亮;王哲辉;彭承志;朱晓波;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48;G06N10/20;G06N10/40;G06F8/7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计算 平台 计算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量子计算云平台及量子计算方法,涉及量子计算技术领域,量子计算云平台包括:网站前端,用于提供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和实验管理的界面;网站后端,用于响应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和实验管理的需求;功能服务模块,连接网站后端,用于负责与量子计算相关的业务;代理模块,连接功能服务模块,用于对量子计算机进行包装,以对用户提供量子计算机的统一调用接口,并对量子计算机进行任务队列管理以及对量子计算任务进行调度。该量子计算云平台对用户提供统一调用接口,为第三方网站提供整机调用接口,实现了多种量子计算机的统一接入,极大地提升了云平台的扩展性和通用性,且各功能模块进行分离解耦,使各项开发、发展更具针对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量子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量子计算一般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在量子计算机本地直接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计算,第二种方式为通过互联网-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形式调用量子计算机进行计算。
然而,第一种方式需要用户能够到达量子计算机本地或用户拥有一台量子计算机,成本较高,第二种方式中算机中网站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没有统一的规范,甚至一些网站是一个网站和一台量子计算机绑定,功能、模式、使用方式等全部固定,扩展性和通用性很低,用户使用过程中学习适应的成本高,不利于后期的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方法,用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量子计算方式缺少统一的框架导致扩展性和通用性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量子计算云平台,包括:网站前端,用于提供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和实验管理的界面;网站后端,用于响应用户管理的需求、信息管理的需求和实验管理的需求;功能服务模块,连接网站后端,用于负责与量子计算相关的业务;代理模块,连接功能服务模块,用于对量子计算机进行包装,以对用户提供量子计算机的统一调用接口,并对量子计算机进行任务队列管理以及对量子计算任务进行调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量子计算相关的业务包括用户量子程序的存储管理和/或实验运行结果管理和/或量子编程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编译、用户对各量子计算机使用权限的确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统一调用接口为软件工具开发包接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量子计算机包括各类不同物理方案实现的量子计算机以及不同提供来源的量子计算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代理模块还用于对第三方网站提供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调用接口,以使第三方网站通过整机调用接口调用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的量子计算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代理模块还用于接入量子计算机模拟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量子计算机进行任务队列管理以及对量子计算任务进行调度,具体包括:对于用户不指定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任务,根据各量子计算任务的执行细节和/或各量子计算机的执行状态自动分配量子计算机执行量子计算任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管理包括权限申请、权限管理;信息管理包括用户账号信息的维护、信息设置、信息展示;实验管理包括实验输入、实验提交、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下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站前端、网站后端、功能服务模块和代理模块各自实现的功能之间相互解耦。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量子计算云平台的量子计算方法,包括:通过网站前端发起用户管理的请求、信息管理的请求和实验管理的请求;通过网站后端响应用户管理的请求、信息管理的请求和实验管理的请求,以实现用户管理的需求、信息管理的需求和实验管理的请求的需求;通过功能服务模块对用户发起的量子计算任务进行权限确认;在权限确认通过后,通过代理模块为用户提供统一调用接口,调用相应的量子计算机处理量子计算任务;将量子计算得到的实验结果返回功能服务模块进行存储和/将实验结果发送至网站前端显示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3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