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8812.3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熊玉玮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温度 范围 集成 光谱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属于测量、测试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含1个温度传感器、1个1xM多路功率分束器、M个具有不同光谱响应的宽带光谱整形器和M个光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用来感知该装置工作的环境温度,功率分束器用来将待测信号分成M份,每一份待测信号经过1个宽带光谱整形器然后被1个光电探测器转化为电流,这M个探测器输出的电流经后期算法处理后即可重建光谱。该光谱测量装置投入使用前即事先记录不同温度下的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响应,在工作中通过读取实时的工作温度并将相应温度下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响应带入至处理算法中,即可实现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重建,使该光谱测量装置工作于超宽的温度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测量技术,尤其公开一种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属于测量、测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检测目标光谱的信息,光谱仪应运而生,它能够恢复出所输入的任意未知光谱。光谱仪广泛应用于通信、材料学、天文学、地理科学、遥感等领域。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迫切需要能够单次测量即可重建光谱的集成光谱仪,如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医疗设备、无人机遥感等等。现有的集成光谱仪多采用窄带分光式,结构如图1所示,即利用一系列工作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窄带光谱器件(除了较窄的光谱范围内,其余工作波长的传输函数均为0),将待测信号光谱不同波长成分提取出来单独测量。通过将这些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拼接即可实现光谱重建。常用的窄带光谱器件包括色散光栅、窄带滤波器等等。但是集成光谱仪普遍存在着温度敏感的问题,即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集成光子器件光谱传输函数发生漂移,而这种漂移现象对窄带光谱器件来说,会导致其正常的工作波长范围传输函数变为0,从而造成这一波段的光谱信息丢失。因此,集成光谱仪通常需要额外的温度控制装置以使其工作温度恒定,但额外的温度控制装置会导致额外的硬件成本和系统功耗,并且增加光谱测量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采用一系列宽带光谱器件作为核心器件,实现无需额外温控装置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也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发明目的,解决现有集成光谱仪引入额外温度控制装置克服传输函数温漂缺陷的同时增加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集成光谱测量装置,包括1个温度传感器、1个1xM功率分束器、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M个光电探测器和1个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温度传感器用来获取外界温度并反馈给信号处理单元;1xM功率分束器用来将待测信号均匀分成M份,并一一对应的通过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每个宽带光谱整形器的传输系数在较宽的光谱范围内均不为0且具有较高的随机性,所有宽带光谱整形器的传输函数覆盖待侧光信号的光谱范围,任意两个宽带光谱整形器的传输函数也不相同即具有较低的线性相关性,并预先记录下宽带光谱整形器阵列在10°-80°范围内所有温度下的传输函数,每个宽带光谱整形器对一份待测信号进行采样后输出对应带宽的光谱采样信号;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的输出端连接M个光电探测器,各光电探测器将接收的光谱采样信号转换为电流后输出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结合实测的工作温度提取对应工作温度下的宽带光谱整形器阵列的传输函数,经过算法处理宽带光谱整形器件阵列在工作温度下的响应后即可重建待测信号光谱。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M个宽带光谱整形器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通过单次测量即可重建信号未知光谱,且可工作于超宽的温度范围内,无需额外的温度控制器,不产生额外的功耗和硬件成本,大幅扩展集成光谱仪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基于窄带分光式集成光谱测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可工作于超宽温度范围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不同温度下宽带光谱整形器的传输函数仿真结果。
图4为不同温度下本发明所提出的集成光谱测量装置重建光谱的仿真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8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