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4828.7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江;周兆洲;哈婵;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C01B3/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余热 利用 分流 夹层 单元 重整 反应 装置 | ||
1.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整腔、多个矩形螺旋外尾气流道单元(3)和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所述重整腔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型内尾气流道(4),所述多个矩形螺旋外尾气流道单元(3)和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均以矩形螺旋流道的形式相互交替盘绕在重整腔的外侧,所述重整腔包括多个重整流道单元(12),所述多个重整流道单元(12)沿圆周排列设置,所述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与多个重整流道单元(12)一一对应,所述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的一端与重整流道单元(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整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气入口(1)和尾气排出通道(6),所述尾气入口(1)通过圆柱型内尾气流道(4)和多个矩形螺旋外尾气流道单元(3)与尾气排出通道(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出通道(6)与圆柱型内尾气流道(4)和多个矩形螺旋外尾气流道单元(3)之间设置有内外流道尾气汇集腔(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矩形螺旋外尾气流道单元(3)和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的外部设置有燃料缓冲分流腔体(8),所述燃料缓冲分流腔体(8)靠近尾气排出通道(6)的一侧设置有燃料入口(7),所述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靠近尾气入口(1)的一端均与燃料缓冲分流腔体(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整流道单元(12)的一端设有重整单元入口通道(11),所述多个矩形螺旋气化流道单元(10)的靠近尾气入口(1)的一端均通过气化单元入口通道(9)与燃料缓冲分流腔体(8)连通,另一端均通过重整单元入口通道(11)与重整流道单元(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缓冲分流腔体(8)的一端设置有气体产物汇集腔(15),气体产物汇集腔(15)上设置有气体产物出口(16),所述重整流道单元(12)靠近尾气入口(1)的一端设置有重整单元出口通道(14),所述多个重整流道单元(12)均通过重整单元出口通道(14)与气体产物汇集腔(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整流道单元(12)靠近尾气入口(1)的一端设置有内外流道尾气分隔体(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型内尾气流道(4)的内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内尾气流道翅片(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整流道单元(12)内设置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肋片(19)和横向设置第二肋片(20),所述第一肋片(19)与第二肋片(20)交叉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余热利用的分流夹层式多单元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整流道单元(12)两侧设有重整单元壁面(18),所述相邻两重整流道单元(12)之间通过重整单元壁面(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48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