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5699.7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强;袁帆;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42;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1/86;F24F11/875;F24F11/8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靖靖;颜镝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室外换热器(105)、室内换热器(301)、蓄能器(201)和阀门组件,蓄能器(201)的第一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105)和压缩机(101)的排气口连通,蓄能器(201)的第二端分别与室内换热器(301)和压缩机(101)的进气口连通;阀门组件与压缩机(101)、室外换热器(105)、室内换热器(301)和蓄能器(201)连接,阀门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调节蓄能器(201)的状态,并实现空调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蓄能器(201)的状态包括非工作状态、储蓄冷量状态、释放冷量状态、储蓄热量状态和释放热量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制热化霜是当今空调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空调频繁的化霜会导致整体制热效果差,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降低,用户使用舒适性差。
为了解决空调制热化霜的问题,目前已有许多应对手段,其中,结合蓄热模块化霜的系统逐渐在空调行业兴起,即制热运行时进行蓄热,化霜时进行放热,以此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但蓄热模块的运行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管路设计复杂,给用户造成不良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
室外换热器;
室内换热器;
蓄能器,蓄能器的第一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蓄能器的第二端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和
阀门组件,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蓄能器连接,阀门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调节蓄能器的状态,并实现空调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蓄能器的状态包括非工作状态、储蓄冷量状态、释放冷量状态、储蓄热量状态和释放热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节流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节流件并联连接于蓄能器的第一端和室外换热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设置于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一连接点位于室外换热器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节流件连接的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设置于蓄能器的第一端和压缩机的排气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设置于蓄能器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二节流件,第二节流件的第一端与蓄能器的第二端连通,第二节流件的第二端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三节流件,第三节流件设置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接口与室外换热器连通,第三接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四接口与室内换热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过冷器,且过冷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