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24472.0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8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进;孔祥西;周旭英;叶侃看;吴艳;孔爱娟;林虎;蒋定银;刘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1/02;C08K3/34;C08K9/10;C08J5/18;C08J7/04;C09D4/02;C09D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航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8 | 代理人: | 崇鑫 |
| 地址: | 322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抗菌 装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APET和/或PETG90-120份、增韧剂10-16份、阻燃剂4-6份、抗氧化剂2-6份、改性聚乙二醇20-30份、滑石粉微胶囊10-20份、有机硅丙烯酸酯4-8份、含氟丙烯酸酯6-10份、抗菌剂5-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APET和/或PETG 100-110份、增韧剂12-14份、阻燃剂4.5-5.5份、抗氧化剂3-5份、改性聚乙二醇22-28份、滑石粉微胶囊12-18份、有机硅丙烯酸酯5-7份、含氟丙烯酸酯7-9份、抗菌剂6-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APET和/或PETG 105份、增韧剂13份、阻燃剂5份、抗氧化剂4份、改性聚乙二醇25份、滑石粉微胶囊15份、有机硅丙烯酸酯6份、含氟丙烯酸酯8份、抗菌剂7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MBS,所述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TNP。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二醇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3-氨基-1,2-丙二醇、硅烷偶联剂和三聚磷酸钾,并将之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然后加入6-10倍混合物A重量的聚乙二醇,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至60-80℃,边搅拌边对反应釜内的混合料液进行紫外照射3-5h,得到所需改性聚乙二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3-氨基-1,2-丙二醇、硅烷偶联剂和三聚磷酸钾的质量比为1:1-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微胶囊是以滑石粉填料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材包覆于所述滑石粉填料表面所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5-10%的甲醛溶液以及三聚氰胺,三者质量比为1:(1-3):(2-4),将甲醛中加入聚乙烯醇,升温至40-50℃,使甲醛中的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后调节pH至7.2-7.6,加入三聚氰胺,在温度为50-60℃条件下反应0.5-1h,即得脲醛树脂预聚体;
将所述脲醛树脂预聚体与质量分数为20-3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按1:(8-12)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0.5-1h后,加入滑石粉以及明胶,所述脲醛树脂预聚体、滑石粉以及明胶的重量比例为(1-2):1:(0.1-0.3),调节体系pH至2-4,在50-70℃反应1-3h,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滑石粉微胶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壳聚糖、柠檬酸和纳米银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0.2-0.4:1混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耐拉伸抗菌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
2)将APET和/或PETG、增韧剂、阻燃剂、抗氧化剂、改性聚乙二醇、滑石粉微胶囊放置于搅拌腔内充分混合,升温至200-220℃,经螺杆挤出至成型腔;
3)通过成型机将成型腔内的混合材料压延成型,然后升温至190-210℃,冷却,卷取,即得基膜;
4)将有机硅丙烯酸酯、含氟丙烯酸酯、抗菌剂充分混合20-30min,获得抗菌涂料;
5)将所得的基膜表面使用凹版印刷辊轮涂覆一层抗菌涂料,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进行紫外冷光固化,即可获得耐拉伸抗菌装饰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4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