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钴胺眼用制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3845.2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史伟云;张碧凝;陈世久;周庆军;王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14 | 分类号: | A61K31/714;A61K31/352;A61K9/08;A61K9/06;A61K9/127;A61K47/36;A61K47/42;A61K47/28;A61P27/02;A61P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钴胺眼用 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钴胺眼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滴眼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甲钴胺眼用制剂成分包括甲钴胺原药和原花青素,所述甲钴胺原药与原花青素的质量比为0.02~0.1:0~0.5;所述甲钴胺眼用制剂的剂型为滴剂、水凝胶制剂和脂质体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以甲钴胺作为活性成分,原花青素作为甲钴胺的协同剂,所得甲钴胺眼用制剂能够促进角膜神经再生、促进角膜上皮愈合,能够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角膜知觉。本发明提供的甲钴胺眼用制剂解决了甲钴胺长期全身应用导致的并发症,弥补了角膜神经再生领域低价用药的空白,且增加了无创用药的选择范围,为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治疗提供了的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用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钴胺眼用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周围性三叉神经麻痹时角膜上皮愈合障碍的一种变性疾病,属于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三叉神经麻痹可以发生由颅内手术、注射药物、肿瘤、颅骨骨折、感染等因素引起,也可以发生在中枢,并伴有面神经麻痹的相关症状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临床上按照严重程度分为泪膜异常及上皮改变期(Ⅰ期),持续性上皮缺损期(Ⅱ期)和角膜溃疡期(Ⅲ期)3个阶段。治疗原则是阻断角膜损伤进展。针对Ⅰ期轻度,临床给予眼部润滑剂(如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停用有毒性眼用制剂;Ⅱ期中度,采用角膜绷带镜和单层羊膜移植或者自体血清滴眼;Ⅲ期重度,采用睑裂缝合、结膜瓣遮盖、多层羊膜移植等外科方式恢复眼表完整性。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未能很好地解决角膜神经损伤的根本问题,均为对症治疗。在所有传统治疗无效后,角膜移植是最后的抢救选择,但是由于神经营养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很难存活。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与非活性的维生素B12相比,甲钴胺更容易进入神经细胞器中。甲钴胺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化反应及核酸、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鉴于甲钴胺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目前临床已应用于青光眼、糖尿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损伤、眼外肌麻痹等眼科疾病的治疗。
目前,使用甲钴胺治疗眼科疾病时,其剂型多为口服剂或注射剂。然而,甲钴胺的长期全身应用容易导致并发症,例如,长期口服甲钴胺会导致神经敏感性增加,患者会出现频繁性头痛,也会引起局部感觉异常,出现频繁性发热,甚至会导致出汗的症状。如果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会引起注射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而长期注射会导致局部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最终会导致局部皮肤表面出现粗糙、干结,甚至皮肤发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钴胺眼用制剂,本发明提供的甲钴胺眼用制剂对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够避免长期全身应用导致的并发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钴胺眼用制剂,成分包括甲钴胺原药和原花青素,所述甲钴胺原药与原花青素的质量比为0.02~0.1:0~0.5;所述甲钴胺眼用制剂的剂型为滴剂、水凝胶制剂和脂质体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当所述甲钴胺眼用制剂的剂型为滴剂时,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缓冲剂为透明质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和枸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为枸橡酸、枸椽酸钠、硼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醋酸、醋酸钠、氢氧化钠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当所述甲钴胺眼用制剂的剂型为水凝胶制剂时,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3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