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音材料、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23202.8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泉泉;李春;凌风光;王翠翠;张成飞;刘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8;G10K11/162;G10K11/165;H04R9/02;H04R9/06;H04R9/18;C04B111/4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李郎平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材料 发声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沸石粉粒,所述沸石粉粒的平均粒径>10μm,且所述沸石粉粒中的硅铝质量比<200;
结构补强粉粒,所述结构补强粉粒采用结构补强材料制成,所述结构补强粉粒与所述沸石粉粒的粒径比为0.01~0.5;
无机胶黏剂,所述无机胶黏剂用于将多个所述沸石粉粒和多个所述结构补强粉粒粘结成所述吸音材料,且所述结构补强粉粒填充并粘接于各所述沸石粉粒之间形成的结构间隙中;
其中,所述吸音材料的抗压碎力为0.2N~10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补强粉粒的粒径范围为0.1μm~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音材料中,所述结构补强粉粒的质量占比为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补强材料包括炭材料、非金属氧化物、无机盐、有机树脂、金属有机框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补强粉粒包括炭黑、白炭黑、活性炭、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玻璃粉、透明粉、硅微粉、滑石粉、高钛粉、有机硅粉体、丙烯酸酯类粉体和聚苯乙烯类粉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补强粉粒的形状为球形、类球形、棒形、不规则块形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粒的结晶度≥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粒具有MOR、MFI、FER和FAU晶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音材料中,所述无机胶黏剂的质量占比为1%~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胶黏剂采用无机盐、无机酸、无机碱、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备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在-40℃~200℃的温度范围内,所述吸音材料的抗压碎力变化率≤1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具有大孔结构,所述大孔结构的平均孔径≥55n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还包括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和聚醚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音材料中,所述分散剂的质量占比≤10%。
15.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单体、外壳和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
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吸音材料填充于所述后声腔和/或所述前声腔内。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32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