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4370.0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亮;王作豪;游君昱;刘念肖;闵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1/08;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周云涛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气库 有效 空间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S2、网格系统粗化;S3、准备数值模拟基础参数;S4、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S5、获取PVT参数;S6、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S7、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S8、基于临界饱和度参数对储气库进行区带划分;S9、提取储气库的孔隙体积;S10、确定储气库各渗透区带的动用效率;S11、确定储气库的有效储气空间。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枯竭油气藏改建储气库时储层有效储气空间大小,对储气库库容参数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是通过原有油气藏、盐穴等储集体改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封闭能力,可以储存天然气的地下大型容器。其中油气藏型储气库是由枯竭或在运行油气藏改建而成,其工作气量占比达世界储气库总工作气量的75%以上,是建库时间最长、调峰规模最大、技术配套最为完全的储气库类型,为我国天然气季节调峰储备的主要设施。储气库同气藏单向采气不同,具有气体交替强注强采工况剧烈、注采气井大流量吞吐流体高速渗流和地应力场周期扰动等特征。地下储气库大多为枯竭型、弱边水气藏改建,多数储层发育有较大体积的边底水,建库时油气水关系复杂,水侵严重,加剧储气库建设及运行优化方案设计的技术难度。
库容量是储气库正常运行的重要监测与控制内容,库容参数设计与评价是储气库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库容评价方法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其中静态库容评价方法在多周期动态注采过程中适用性较差,不能准确评价库容动用程度;动态法一般通过建立物质平衡注采动态预测模型和库容分析模型,反映真实运行过程下库容变化,但所需参数往往只有部分井点的压力测试,不能代表全区的压力真实分布,测试成本高。且由于枯竭油气藏大多面临重度水淹情况,单井压力测试会出现偏差,难以准确运用动态法计算库容。
因此亟需提出合理的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提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确定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
根据油气藏的地质静态资料和油气水纵向分布规律,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
S2、网格系统粗化;
在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网格及属性数据体粗化;
S3、准备数值模拟基础参数;
准备所需的数值模拟基础参数,该数值模拟基础参数包括储气库储层参数与流体参数;
S4、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
根据从实验样品测试得到油气相对渗透率数据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S5、获取PVT参数;
利用生产井的井流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建立地层流体状态方程,拟合得到PVT参数,并确定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S6、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
基于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基础参数、相对渗透率曲线和PVT参数,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化设置;
S7、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
根据储气库生产历史动态特征及流体分布特征,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4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