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14145.7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荣;蒋哲;胡建;俞士明;周怡和;吴明哲;莫金飞;徐馨;戴青;李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 主分类号: | B63C7/22 | 分类号: | B63C7/22;B63C7/00;B63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扣 救援 装置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涉及船舶救援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空压机,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底座,且主体的内部设有过渡舱室和主舱室,所述主舱室内部的底部设有开口,通过开口用于在倒扣船底上部开孔;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输气管,两组所述输气管的输出端分别与过渡舱室和主舱室连通,所述过渡舱室的外侧设有外过渡门,所述主舱室靠近过渡舱室的一侧设有内过渡门;本发明将主体通过底座吸附到倒扣船顶部,在主舱室内的开口处对倒扣船底上部开孔,从而进入倒扣船的船腔内救人,避免了潜水员下潜救援的麻烦,提高了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倒扣船舶救援的工艺方法迫切需要储备;
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快速应对船舶倒扣的方法,一般都需要潜水员下潜进入倒扣船腔内救援,耗费时间,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该倒扣船救援装置和工艺方法可从倒扣船的顶部开孔直接下到船体内救人,避免了只能通过潜水员下潜进入倒扣船腔内救援的麻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倒扣船救援装置,包括主体和空压机,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底座,且主体的内部设有过渡舱室和主舱室,所述主舱室内部的底部设有开口,通过开口用于在倒扣船底上部开孔;
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输气管,两组所述输气管的输出端分别与过渡舱室和主舱室连通,所述过渡舱室的外侧设有外过渡门,所述主舱室靠近过渡舱室的一侧设有内过渡门。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所述输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且所述输气管为柔性管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为钛合金座体,且底座的底部边缘处设有橡胶,所述底座配合橡胶用于吸附在倒扣船底上部并密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由柔性膜和骨架组成,所述骨架加装在所述柔性膜的外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骨架由多组铝合金膨胀杆组成,且骨架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柔性膜的厚度为1.3-1.5mm。
一种倒扣船救援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船舶遇险倒扣事故发生后,将救援装置运输到倒扣船旁,吊至救援母船;
步骤二:展开骨架,将其与底座连接,将底座吸附到倒扣船顶部;
步骤三:展开柔性膜,构成主体,连接空压机,通过输气管分别补气至过渡舱室和主舱室,进行加压;
步骤四:救援人员开外过渡门,进入过渡舱室,关闭外过渡门,然后开启内过渡门,进入主舱室,关闭内过渡门;
步骤五:操作开孔设备,在开口处对倒扣船底上部开孔;
步骤六:救援人员通过开的孔进入倒扣船的船腔内救人,人员救出上到主舱室,再到达外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骨架下端与底座直接快速焊接,保证强度,且步骤二中,选择相对平整光滑的区域,将底座吸附到倒扣船顶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连接空压机,将主舱室气压加至1.5ar,将过渡舱室气压加至1.25Bar,并在后续将气压恒定在该设定值。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人员救出从主舱室到达外界的流程为:先开内过渡门,人员进入过渡舱室,关闭内过渡门,人员再开启外过渡门,到达外界,关闭外过渡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主体通过底座吸附到倒扣船顶部,在主舱室内的开口处对倒扣船底上部开孔,从而进入倒扣船的船腔内救人,避免了潜水员下潜救援的麻烦,提高了救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未经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4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沙眼衣原体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