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管的制造方法、陶瓷管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13253.2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56 | 分类号: | B28B21/56;B28B21/86;B28B7/34;B28B11/24;A24F40/46;A24F40/40;A24F40/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赖妙旋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制造 方法 气溶胶 生成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陶瓷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陶瓷管坯体形成于棒状定型件的外周,且与棒状定型件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棒状定型件为在第一气体条件下达到烧失温度能够烧失的材料制成;将陶瓷管坯体与棒状定型件形成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气体条件下以第一温度进行烧结,以将陶瓷管坯体烧结成瓷,获得与棒状定型件一体结合的陶瓷管结合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气体条件下,将陶瓷管结合件以第二温度进行烧结,以将棒状定型件进行烧失,而得到所述陶瓷管,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烧失温度。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根据所述制造方法制成的陶瓷管及包括所述陶瓷管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本申请能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具有高精度内径的陶瓷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陶瓷管的制造方法,根据所述制造方法得出的陶瓷管以及具有所述陶瓷管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通过对传统卷烟等烟制品加热来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逐渐问世,其主要通过对传统卷烟等烟制品加热的方式而使得其中的尼古丁等成分雾化而产生包括尼古丁等成分的气溶胶。相关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与普通卷烟燃烧时接近的口感,且由于该方式无需燃烧烟制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吸烟的危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相关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为通过设置陶瓷管来收容传统卷烟等烟制品,且陶瓷管中设置有发热件,可对该烟制品进行加热。通常情况下,陶瓷管的内径需设置地和传统卷烟的外径相符合,才能很好的实现传统卷烟的固定以及加热。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陶瓷管制作工艺是先成型,然后脱模后再单独烧结成瓷。陶瓷烧结成型时收缩比率高,受烧结炉的温度、气流、原材料收缩率等因素影响造成陶瓷管产品内径尺寸存在变形,导致成瓷内径的精度不高;而且,相关技术中内径尺寸是通过模具尺寸来确定,成型时内径的尺寸是根据模具的尺寸精度决定,最终烧成的陶瓷管的尺寸又会受到脱模时的取放操作的影响,公差范围大,需要后期采用机加工或采用内圆打磨的方式确保陶瓷公差,导致成品率低,工艺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管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较低成本的工艺,有效提高陶瓷管的尺寸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陶瓷管坯体形成于棒状定型件的外周,且与所述棒状定型件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棒状定型件为在第一气体条件下达到烧失温度能够烧失的材料制成;S2:将所述陶瓷管坯体与所述棒状定型件形成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气体条件下以第一温度进行烧结,以将陶瓷管坯体烧结成瓷,获得与所述棒状定型件一体结合的陶瓷管结合件;以及S3:在所述第一气体条件下,将所述陶瓷管结合件以第二温度进行烧结,以将所述棒状定型件进行烧失,而得到所述陶瓷管,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烧失温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管,所述陶瓷管根据一种陶瓷管的制造方法制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陶瓷管坯体形成于棒状定型件的外周,且与所述棒状定型件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棒状定型件为在第一气体条件下达到烧失温度能够烧失的材料制成;S2:将所述陶瓷管坯体与所述棒状定型件形成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气体条件下以第一温度进行烧结,以将陶瓷管坯体烧结成瓷,获得与所述棒状定型件一体结合的陶瓷管结合件;以及S3:在所述第一气体条件下,将所述陶瓷管结合件以第二温度进行烧结,以将所述棒状定型件进行烧失,而得到所述陶瓷管,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烧失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3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