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面液冷电池模组及其液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13083.8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施棱舰;黄斌超;刘滕;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刘洪彪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面液冷 电池 模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三面液冷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第三模组、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一出水管转接口、第一进水管转接口、第二进水管转接口、第二出水管转接口、底部液冷板、第一进水连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进水连接口、第二出水接口、主进水口以及主出水口;第一出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上形成有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上形成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面液冷电池模组及其液冷方法,其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发展已经迈过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尤其在初期新能源电池包领域圆柱、方形、软包三种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转变,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快充电池包领域的技术。
现有电池模组底部单面液冷无法保证230AH以上的电芯进行持续的1C充放,持续1C以上的充放电芯温度超过45度,会导致电芯寿命缩短,更严重的会发生热失控。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三面液冷电池模组及其液冷方法,在模组三面采用液冷,电芯进行快充时三面液冷解决电芯温度快速增加后无法快速降温问题,模组三面液冷保证电芯使用温度始终保持在常温,提高了系统循环寿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面液冷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第三模组、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第一出水管转接口、第一进水管转接口、第二进水管转接口、第二出水管转接口、底部液冷板、第一进水连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进水连接口、第二出水接口、主进水口以及主出水口;
所述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位于第一模组两侧,所述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位于第二模组两侧,所述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位于第三模组两侧;
所述主进水口以及主出水口位于底部液冷板的一末端且间隔开;
所述第一出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转接口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所述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上形成有与第一出水管转接口相连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上位于第一进水口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与第一进水管转接口相连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上形成有与第二进水管转接口相连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四模组侧面液冷板上形成有位于第二进水口下方的与第二出水管转接口相连的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连接口为底部液冷板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连接口,所述第一出水接口为底部液冷板与第一出水管的出水连接口,所述第二进水连接口为底部液冷板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连接口,所述第二出水接口为底部液冷板与第二出水管的出水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和第一模组侧面液冷板之间设有第一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之间设有第二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二模组之间设有第三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之间设有第四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模组侧面液冷板和第三模组之间设有第五导热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3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