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1981.X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述真;潘孝坤;王全;汤奇麟;潘黎;王留洋;刘璐;胡士元;汪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熊雨静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旅客 登离船 系统 | ||
1.一种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最靠近陆域的所述浮趸与陆域的码头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
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所述步行扶梯包括活动踏板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使所述活动踏板的踏面在所述步行扶梯两端的高程差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
主趸船,其用于客船停靠;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趸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平台,各所述支撑平台均水平固定设置在对应高程的岸坡上,各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平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踏板包括多个踏板单元、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踏板单元包括踏步板和竖直支撑部,所述竖直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踏步板的一侧,二者呈倒L型结构;多个所述踏步板远离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一端依次与所述上连杆铰接;多个竖直支撑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用以调节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使所述踏步板在所述步行扶梯两端的高程差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上连杆与各所述踏步板之间的铰接处为上铰点,所述下连杆与各所述竖直支撑部之间的铰接处为下铰点,任意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铰点和一个下铰点铰接,且所述液压缸两端连接的所述上铰点和所述下铰点之间间隔一个所述踏板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位于所述步行扶梯水域侧的浮趸随水位变化上浮时,同步伸长各所述液压缸;当位于所述步行扶梯水域侧的浮趸随水位变化下沉时,同步收缩各所述液压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踏板单元的上铰点和下铰点之间设置有斜撑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撑杆的倾斜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与其中一个竖直支撑部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角传感器,用以测量在位于所述步行扶梯水域侧的浮趸随水位发生浮动时所述下连杆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所述液压缸、各所述转角传感器和各所述自动扶梯连接;
当任意所述扶梯系统两端的浮趸均坐底于岸坡上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对应的所述自动扶梯开启;
当任意所述扶梯系统水域侧的浮趸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对应的所述自动扶梯关闭;
当任意所述扶梯系统水域侧的浮趸上浮或下沉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对应的所述步行扶梯中的各所述液压缸同步伸长或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19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