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07010.8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春;管晓明;辛柏成;宫哲;吴庆东;尹壮飞;程飞;辛鲁超;刘俊伟;杨宁;郑世杰;范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F42D1/00;F42D3/04;F42D5/04;F42D5/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66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近接扩挖 爆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将第一隧洞扩挖至第二隧洞,将第二隧洞的掌子面沿中线划分为第一岩墙和第二岩墙,所述第一岩墙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隧洞的轮廓到第二隧洞的掌子面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隔振孔,一排第一隔振孔将第二隧洞内划分为第一爆破区和第二爆破区,具体包括:
在第一岩墙轮廓中确定第二隧洞的拱肩所在位置;
将拱肩所在位置向第二隧洞掌子面中的中线所在位置进行延伸得到一条圆滑弧线,在所述圆滑弧线上按照预设间距钻设第一隔振孔,所述第一隔振孔的钻设方向与第二隧洞的掘进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隔振孔将第二隧洞内划分为第一爆破区和第二爆破区,所述第一爆破区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
沿所述第一岩墙的轮廓进行切割得到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预切槽隔振缝;
沿所述第二岩墙的轮廓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炮孔,对第一炮孔间隔装填炸药;在第二爆破区内依次钻设多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二炮孔,对每个第二炮孔装填炸药;
将一排第一炮孔在不同时段引爆后,再将多排第二炮孔在不同时段引爆;
在第一爆破区内依次钻设多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三炮孔,将每个第三炮孔装填炸药,其中,每个第三炮孔内间隔装填两段炸药;
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将所述多排第三炮孔引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隧洞的轮廓到第二隧洞的掌子面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隔振孔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隧洞的侧壁沿中线划分为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第一侧墙靠近建筑物,第一岩墙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岩层区域,第一岩墙与第一侧墙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岩层区域;
向第一侧墙喷射混凝土;
以第一侧墙为起始面钻设多个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穿透第一岩墙并连接至建筑物;
对注浆孔位于第一岩层区域的部分进行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隧洞的轮廓到第二隧洞的掌子面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隔振孔,一排所述第一隔振孔将第二隧洞内划分为第一爆破区和第二爆破区,包括:
在第一岩墙轮廓中确定第二隧洞的拱肩所在位置;
将拱肩所在位置向第二隧洞掌子面中的中线所在位置进行延伸得到一条圆滑弧线,在所述圆滑弧线上按照预设间距钻设第一隔振孔,所述第一隔振孔与第二隧洞的掘进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隔振孔将第二隧洞内划分为第一爆破区和第二爆破区,所述第一爆破区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岩墙的轮廓进行切割得到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预切槽隔振缝之后,还包括:
在预切槽隔振缝朝向第一隧洞的一侧喷涂防护涂料;
在第一隧洞的底部沿第二隧洞的掘进方向钻设一排第二隔振孔,所述第二隔振孔的钻设方向垂直于第二隧洞的掘进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第二岩墙的轮廓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炮孔,对第一炮孔间隔装填炸药;在第二爆破区内依次钻设多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二炮孔,对每个第二炮孔装填炸药,具体包括:
沿所述第二岩墙的轮廓钻设一排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一致的第一炮孔;
对第一炮孔间隔装填炸药,所述炸药的填充量为第一炮孔深度的第一预设值;
在第二爆破区内沿所述第二侧墙依次向外钻设与所述第二侧墙轮廓一致的多排第二炮孔,所述第二炮孔的钻设方向与第二隧洞掘进方向相同,相邻两个第二炮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第一炮孔之间的间距;
对每个第二炮孔均装填炸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一排所述第一炮孔在不同时段引爆后,具体包括:
将第一炮孔分为多个时段,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对多个时段进行排序;
每个时段分别连接相同延时或不相同延时的导爆管雷管;
按所述排序依次将第一炮孔引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70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