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Na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5893.5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1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君;郭益博;郑婷;万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7K16/32;C07K1/34;C07K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na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热响应型可再生EOPO/水两水相体系分离纯化生物分子过程中加入Na2SO4以降低纯化后生物分子溶液中EOPO的方法。其关键是,纯化后的生物分子溶液中聚合物EO20PO80或EOPO108含量被显著降低,且易于分相,目标分子分配系数及活性也很高,满足工业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了分离纯化工艺,通过控制Na2SO4的添加可快速形成两水相体系并降低了最终样品中的聚合物含量,大大降低了聚合物对后续工艺产生的负面影响,且成相时间短,操作便捷,易于工艺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水相萃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可再生型两水相萃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在单一温敏聚合物构建的可回收型两水相体系中,通过添加无机盐降低纯化后目标分子溶液中聚合物含量。
背景技术
利用热响应型聚合物构建两水相体系,通过将热响应型聚合物的高效回收,实现两水相体系的重复再利用,降低聚合物水溶性,消除终产品中聚合物残留。
可再生两水相体系其含水量高,聚合物可被高效回收。当聚合物水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出现浑浊现象,这一温度称为两水相体系的浊点温度。浊点温度主要受聚合物组成、聚合物与水的比例以及体系中其他物质如无机盐的影响。聚合物水溶液中存在盐时,聚合物链排斥盐离子形成缺盐区域,并与水形成一层水化膜,这种结构不断扩展使盐离子全被排斥到水溶液中并引起系统相互作用自由能变化,从而使系统浊点降低。当体系温度越是高于浊点温度,两相分离更加彻底,聚合物相的水含量更少,水相中聚合物的含量也更少。
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无规共聚物(EOPO)是一种热响应型聚合物,可根据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比例,调节其亲疏水性合成不同浊点的热响应型聚合物,常用包括无规共聚型EO20PO80(CN112321704A)、EO30PO70,及嵌段共聚型EOPO108(CN112375109A),并可根据分离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浊点的EOPO。其中,EO含量越高,浊点温度越高。而EO20PO80与水组成的单一两水相体系浊点温度通常约为25℃,使得绝大多数生物分子可在其浊点以上10℃保持稳定。
可再生型两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分子类药物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通常的分离方法中,由两水相体系纯化所得生物分子溶液中聚合物含量较高,从而影响了下一步过程,如提高柱层析的工作压力且降低了过程的分辨率,或是造成冻干过程有粘稠物质残留,限制了两水相技术在工业上的发展与应用。
因此,通过添加无机盐降低可再生型两水相体系中水相聚合物含量,使目标物质在被两水相体系萃取的同时,纯化所得样品溶液中聚合物含量大幅降低,并降低聚合物对后续工艺过程造成的影响,成为该领域所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上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EOPO/水两水相中加入Na2SO4的工艺方法,该两水相体系成相聚合物为热响应型液态聚合物EO20PO80和EOPO108,分子量为3KDa,其单独与水组成的体系浊点约为27℃,在本工艺方法最后一步加料中添加200-300mM的Na2SO4可以显著降低成相所需时间,省去成相后的离心过程,并在保证目标分子回收率与活性的同时,显著降低纯化后的目标分子溶液中EO20PO80或EOPO108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OPO/水两水相分离纯化生物分子过程中加入的Na2SO4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5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