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室导管泵的抽吸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94921.1 | 申请日: | 202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殷安云;戴明;程洁;王新宇;杨浩;李修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60/174 | 分类号: | A61M60/174;A61M60/508;A61M60/546;A61M60/59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室 导管 抽吸 事件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心室导管泵的抽吸事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心室导管泵运行过程中,获取所述心室导管泵的转速数据以及电流数据,并获取通过所述心室导管泵的血液的流量数据;
针对每一类型的目标数据,基于该类型的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顺序,对该类型的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包括:转速数据类型、电流数据类型以及血液流量数据类型;
基于提取得到的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预测所述心室导管泵是否发生抽吸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式对每一类型的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
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正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一子特征;
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反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二子特征;
基于所述第一子特征以及第二子特征,确定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正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一子特征,包括:
对目标数据包含的每一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
按照数据序列正向顺序,针对目标数据中除第一数据外的每一数据,基于提取得到的该数据的抽吸特征,对位于该数据的前一数据所更新的第一类抽吸特征进行更新,其中,第一数据为:目标数据包含的数据中在数据序列正向顺序位于第一位的数据,第一类抽吸特征为:对第一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
将目标数据包含的第二数据所更新的第一类抽吸子特征确定为第一子特征,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目标数据包含的数据中在数据序列正向顺序位于最后一位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反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二子特征,包括:
对目标数据包含的每一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
按照数据序列反向顺序,针对目标数据中除第三数据外的每一数据,基于提取得到的该数据的抽吸特征,对位于该数据的前一数据所更新的第二类抽吸特征进行更新,其中,第三数据为:目标数据包含的数据中在数据序列反向顺序位于第一位的数据,第二类抽吸特征为:对第三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
将目标数据包含的第四数据所更新的第二类抽吸子特征确定为第二子特征,其中,所述第四数据为:目标数据包含的数据中在数据序列反向顺序位于最后一位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提取得到的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预测所述心室导管泵是否发生抽吸事件,包括:
对每一类型的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进行特征融合;
计算融合后的抽吸特征与预设抽吸特征间的匹配度;
根据计算得到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心室导管泵是否发生抽吸事件。
6.一种心室导管泵的抽吸事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心室导管泵运行过程中,获取所述心室导管泵的转速数据以及电流数据,并获取通过所述心室导管泵的血液的流量数据;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一类型的目标数据,基于该类型的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顺序,对该类型的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包括:转速数据类型、电流数据类型以及血液流量数据类型;
事件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提取得到的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预测所述心室导管泵是否发生抽吸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包括:
第一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正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一子特征;
第二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序列反向顺序,对目标数据进行抽吸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确定为第二子特征;
特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子特征以及第二子特征,确定目标数据的抽吸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49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