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9803.1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汤庭滨;肖辉亚;侯康生;黄灿容;马楠楠;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8 | 分类号: | C23F11/18;C23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刘传勇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浸泡 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7系铝合金在CNC、抛光或者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过程中水基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去离子水20‑100份;S2:依次加入4‑20份氧化剂、助氧化剂、络合剂、无机成膜剂、有机成膜剂、PH调节剂;S3:调节pH值至6.5‑7.5,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
【技术领域】
一种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7系铝合金在CNC、抛光或者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过程中水基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品的高速发展,5、6系铝合金的强度要求已经满足不了材料性能及市场的需求。7系铝合金因为具有外观靓丽、质量轻、强度高性能优异,并且对人体皮肤不会产生过敏等特性成为许多3C产品青睐的材料。
7系铝合金强度高,但7系铝合金锌含量比6系铝合金高因此其耐蚀性较差,以7075铝合金为例:锌含量为 5.1~6.1(m%),Zn和Al存在电势差,在潮湿环境或者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电子转移,加速7系铝合金腐蚀;使得7系铝合金在加工过程中难度加大。防止7系铝合金加工过程中等待或者运输时造成的腐蚀,是保证7系铝合金顺利加工的前提。
目前针对于铝合金的防护,应用最普遍的防腐技术有阳极氧化、涂料和缓蚀剂。缓蚀剂的作用机制是形成一层将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相隔开的缓释保护膜。根据这层缓释膜的形成特点分为三种:1.氧化性缓释膜:通过其氧化性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别氧化膜;2.沉淀模型氧化膜:在溶液离子的作用下形成难溶物,因而沉在金属表层成为缓释膜;3.吸附膜型缓释膜:含有极性基团的有机物,被金属离子的电荷吸附形成较薄的憎水膜,进而减少腐蚀。可是,存在钝化不均、成膜性不好可造成加工过程中对基材的腐蚀,从而导致缺陷,从而影响粗糙度、光泽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基7系铝合金缓释浸泡液,具备可溶、寿命长、酸碱度中性等优点:浸泡液中各种成分协同作用,对7系铝合金各金属优质的选择比,使工件在附带切削液或者抛光液等电解质的情况下浸泡使用,表面光泽好,无腐蚀斑点。浸泡液各种成分全部溶于水,不含重金属,不含磷。浓度降低时添加浸泡液即可,更加环保、经济、方便。并且,废液处理比较简单。
一种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可溶、寿命长、酸碱度中性的铝合金缓蚀剂,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去离子水20-100份;
S2:依次加入4-20份氧化剂、助氧化剂、络合剂、无机成膜剂剂、有机成膜剂、pH调节剂;
S3:调节pH值至6.5-7.5,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水基7系铝合金浸泡缓蚀剂;
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氧化剂1-5 份、助氧化剂1-5份、络合剂0.1-1份、无机成膜剂1-4 份、有机成膜剂1-4份、pH调节剂0.01-0.1份、去离子水20-100份;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选自硝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碳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助氧化剂选自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4.甲基吗啉-N-氧化物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络合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柠檬酸、酒石酸、氨基乙酸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无机成膜剂选自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四硼酸钠、硅酸钠、硫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成膜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乙醇胺、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9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