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子准直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4047.3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2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肖松文;何振强;林雄;左太森;马长利;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K1/02 | 分类号: | G21K1/02;G21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子 准直器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中子准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中子准直器结构,该中子准直器结构包括第一准直管、第二准直管、限位板和光阑组件,第一准直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第二准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出部,在第一准直管和第二准直管的连接位置的法兰面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用于限制第一准直管和第二准直管相对转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凹陷部插接配合,实现第一准直管和第二准直管的同轴对接安装,达到较高同轴度的要求,同时,实现角度方向转角限位,端盖设置于第二准直管,且端盖设置有弧形槽,光阑板插接于弧形槽,且光阑板的圆弧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抵紧,通过弧形槽与光阑板的配合实现较高的同轴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子准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子准直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中子小角散射是一种利用低散射角处弹性中子散射研究不同物质内部介观尺度结构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药开发等方面。在小角中子散射谱仪靠近样品前的入射光路上为了减少空气对中子的杂散,一般在样品前中子入射光路上会设置有一个样品前真空腔,为了进一步减少中子飞行光路上的中子损失,中子源出射的中子通过中子准直器实现准直效果,以约束中子沿预期方向的纵向与横向角度发散度从而形成聚焦中子束。
由于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技术对中子光学部件的准直定位精度要求非常高,常规的中子准直器受自身结构影响其内壁会反射中子降低准直性能,并且准直距离较短,束发散度较大,需要与中子束流有较高的同轴度。同时,在散射试验中需要在样品前加装一个圆孔光阑,来进一步约束中子的光斑尺寸及发散度,而该圆孔光阑与中子束流的同轴度也要求较高。
因此,亟需中子准直器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子准直器结构,能够实现角度方向的转角限位,提高相邻两个准直管之间的同轴度,并且能够实现光阑与准直管的较高的同轴度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中子准直器结构,用于安装在准直舱,所述准直舱具有真空腔,包括:
第一准直管,密封连接于所述准直舱的波纹管,所述第一准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准直舱的所述真空腔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一准直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
第二准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准直管,所述第二准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准直管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准直管的所述第二凹陷部插接配合;
限位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准直管和所述第二准直管的对接法兰面,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准直管和所述第二准直管相对转动;
光阑组件,包括光阑板和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准直管,且所述端盖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光阑板插接于所述弧形槽,且所述光阑板的圆弧面与所述弧形槽的内壁抵紧。
优选地,所述第二准直管的数量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准直管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准直管的所述第二凸出部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二准直管的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准直管包括壳体和中子吸收管,所述中子吸收管的外周壁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所述中子吸收管由硼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数量有多个,沿所述第二准直管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限位板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子准直器结构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钉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对接法兰面,所述安装座具有连接孔,所述锁紧螺钉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的所述连接孔,以使两个安装座将所述第一准直管和所述第二准直管的相对位置锁定。
优选地,所述光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弧形槽的侧壁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抵接于所述光阑板的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4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