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链牵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0347.4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0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有良;祁麟;黎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08 | 分类号: | B63B21/08;B63B21/10;B63B21/18;B63B2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马惠丹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链 牵引器 | ||
一种锚链牵引器中,锚链轮轴的一端与机架一端的一侧转动配合,锚链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转板的一端、锚链轮、二号转板的一端后与机架一端的另一侧转动配合,转板油缸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板油缸的可伸出端与转板油缸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棘轮油缸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固定连接,其中部与棘轮油缸的一端活动连接,棘轮油缸的可伸缩端与套设在棘轮轴中部外的棘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棘轮的另一端可与锚链轮上的锚链相卡接,棘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固定连接。本设计实现了锚链下放/回收长度的细微调节,便于船舶停靠位置的精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甲板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链牵引器,适用于对锚链长度进行细微调整,从而精细控制的船舶停靠位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甲板机械上用于对锚链牵引设备普遍结构笨重,拆卸困难,且随着甲板机械的发展,对锚链下放长度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缺乏对锚链长度进行细微调整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锚链长度进行细调的锚链牵引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链牵引器,所述锚链牵引器包括机架、锚链轮轴、锚链轮、减速电机、转动组件、转板油缸、转板油缸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一号转板、二号转板,所述锚链轮轴的一端与机架一端的一侧转动配合,锚链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转板的一端、锚链轮、二号转板的一端后与机架一端的另一侧转动配合,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锚链轮轴传动连接,所述转板油缸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板油缸的可伸出端与转板油缸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板油缸的中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上;
所述锚链牵引器还包括位于锚链轮与转板油缸轴之间的棘轮、棘轮轴、棘轮油缸、棘轮油缸轴,所述棘轮油缸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固定连接,其中部与棘轮油缸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棘轮油缸的可伸缩端与套设在棘轮轴中部外的棘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棘轮的另一端可与锚链轮上的锚链相卡接,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板、二号转板固定连接。
所述锚链牵引器还包括一号掣链器、二号掣链器、一号压力传感器、二号压力传感器,所述一号压力传感器与二号压力传感器平行设置,一号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掣链器、二号掣链器的底部分别与一号压力传感器、二号压力传感器的中部活动连接,一号掣链器、二号掣链器之间设置有掣链油缸、弹簧,所述掣链油缸的一端与一号掣链器相连接,掣链油缸的可伸缩端与二号掣链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一号掣链器、二号掣链器相连接,所述一号掣链器、二号掣链器用于在掣链油缸的可升缩端伸出时松开锚链,在掣链油缸的可升缩端回缩时抱紧锚链。
所述一号掣链器包括一号套筒、一号止动臂,所述二号掣链器包括二号套筒、二号止动臂,所述一号套筒、二号套筒分别套设在一号压力传感器、二号压力传感器的中部外,所述掣链油缸位于一号套筒、二号套筒的一侧,其一端与一号套筒活动连接,其可伸缩端与二号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位于一号套筒、二号套筒的另一侧,其两端分别与一号套筒、二号套筒相连接,所述一号套筒、二号套筒的中部分别与一号止动臂、二号止动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止动臂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板组成,所述一号止动臂用于将锚链压入两个卡板之间的间隙中以抱紧锚链。
所述机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号支架、二号支架,所述一号支架、二号支架均包括底板、垂直设置在底板一端的一号侧板,所述锚链轮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个一号侧板上的两个锚链轮轴承盖相配合。
所述转板油缸中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转板油缸安装轴,所述转板油缸安装轴与设置在底板另一端上的转板油缸安装轴承盖相配合。
所述一号支架、二号支架还均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板中部的二号侧板,所述一号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号侧板相连接,所述二号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号侧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0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用LED水下灯
- 下一篇:一种单缸后翻带侧翻的自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