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的重组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5536.4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7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步志高;翁长江;李江南;黄丽;赵东明;陈伟业;郑君;张朝霞;何希君;张险峰;关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7/04;C12N15/34;C07K14/01;C12N15/85;A61K39/12;A61P31/2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洲 猪瘟 病毒 基因 缺失 重组 减毒株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的重组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了一种构建非洲猪瘟减毒株的策略。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的重组减毒株,所述重组减毒株是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在非洲猪瘟病毒株Pig/CN/HLJ/2018中联合缺失了H240R基因和MGF505‑7R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获得了一株安全性高的减毒非洲猪瘟候选苗株。所述减毒候选疫苗株免疫猪后对猪完全致弱,且能够对Pig/CN/HLJ/2018强毒株攻毒提供100%免疫保护,可作为安全和有效的防控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疫苗,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的重组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猪发热和全身器官出血为特征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株死亡率接近100%。各阶段的家猪、野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自然宿主,可在家猪和野猪之间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了病毒的泔水、饲料和肉制品等跨区域和跨国家传播。当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和特效药物,非洲猪瘟疫情一旦发生,只能通过捕杀手段进行控制,但这种方式不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也无法满足我国规模化养猪的需要。因此,研制有效、安全的疫苗十分迫切。
目前针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直接针对原始非洲猪瘟病毒进行灭活得到灭活疫苗;二、筛选出病毒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蛋白,进而制备亚单位疫苗;三、采用基因缺失手段敲除毒力基因后获得重组病毒疫苗。其中第一种方法是制备病毒疫苗最常用的方法,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具有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免疫抑制等特征,导致灭活疫苗免疫猪无法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第二种方法限制因素是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庞大、结果复杂,大部分功能未知,目前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抗原还不清楚,已知的抗原还不能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而目前最有希望突破的疫苗是基因敲除弱毒疫苗,通过对免疫抑制等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敲除,获得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对猪没有致病作用的疫苗候选毒株,免疫猪后提供完全的保护作用。例如,中国专利CN110093324A提供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七基因缺失弱毒株,该毒株是基于非洲猪瘟病毒Pig/CN/HLJ/2018株的七基因缺失弱毒株,其缺失以下基因的功能蛋白:CD2v基因编码产物和六个多基因家族基因(多基因家族360基因12L、13L、14L和多基因家族505基因1R、2R、3R)编码产物,接种仔猪免疫28天后,以ASFV原始毒进行攻毒试验,获得100%免疫保护;又如中国专利CN114107228A公开了一种十二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疫苗,在ASFV CN/GS 2018毒株中联合缺失了G-ACD-001900、MGF110-9L、G-ACD-0021和九个多基因家族基因(多基因家族360基因9L、10L、11L、12L、13L、14L和多基因家族505基因1R、2R、3R),接种仔猪后,以亲本毒株进行攻毒试验,获得100%免疫保护。
研究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基因敲除疫苗需要考虑到对猪的免疫应答和保护,还要兼顾安全性能。在现有的技术中还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毒力基因敲除后是否带毒或排毒,这是基因缺失疫苗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2)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超过160个蛋白,毒力基因也众多,哪些毒力基因的缺失具有最佳的免疫保护性和安全性,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3)不同毒株缺失同一基因产生的效果不同,而且多基因缺失造成的病毒滴度低,也会使致弱毒株降低免疫原性或保护作用等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5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隙测量组件及测量辅具
- 下一篇:一种超低膨胀因瓦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