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警数据危险性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2190.2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勇;李青龙;骆飞;赵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05 | 分类号: | G06F40/205;G06F40/284;G06F40/151;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越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警 数据 危险性 计算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警数据危险性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BERT预训练模型,构建了事件Schema模型将预警数据结构化,并用指针网络进行事件论元角色的提取和打分,根据打分确定预警数据的危险程度,实现了对预警数据结构化管理,同时能够实现事件论元角色的提取和研判,用户体验度好,满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警数据危险性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舆情,自动预警数据平台会针对负面数据进行预警,对于负面数据中情节较为严重的重大负面事件,客户需要第一时间知晓,并重点关注;对于负面数据中情节不太重要的负面事件,客户只需要了解,并不会重点关注。
但是,不太重要的负面事件往往在舆情中占比较大,因此如何在众多的负面事件中精准地识别出客户需要重点关注的、情节较为严重的重大负面事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通过文本分类的方式来识别情节较为严重的重大负面事件,包括:单标签、多标签的方案,这种方式是通过上下文的语义特征来计算事件的标签,并通过标签来区分负面事件的严重程度,这种方法能够实现语义消歧,识别出事件标签;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计算事件标签,无法结构化事件要点,并且无法准确的做出时间、地点、事件主体等要点的研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警数据危险性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文本分类的方式对负面事件进行严重程度判断时,无法结构化事件知识点,并且无法对时间、地点、事件主体等要点进行研判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警数据危险性计算方法,包括:将预警数据输入至BERT预训练模型中进行词向量转换,得到词向量矩阵;其中,所述词向量矩阵中包括所有预警数据对应的连续子串;
根据所述词向量矩阵,构建事件Schema模型,且所述事件Schema模型至少包括:预警数据类型和事件的论元角色;
通过指针网络将预警数据切换成连续的子序列,并提取所述子序列中的事件的论元角色;
根据所述事件的论元角色对向量序列进行打分,得到预警数据的危险程度。
优选地,还包括:构建多层并列的指针网络,实现在一个预警数据中抽取多个事件。
优选地,还包括:对BERT预训练模型融合噪音处理,具体为:
其中,表示加入噪音之后的BERT预训练模型参数;wi表示BERT预训练模型参数;u(a,b)表示从a到b的均匀分布噪音,且u(a,b)是与wi形状相同的矩阵;λ表示控制相对噪音强度的参数,一般取[0.5,1];std代表标准差。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事件的论元角色对向量序列进行打分,具体为:
设输入的预警数据长度为n,经过BERT预训练模型融合噪音处理,得到token向量序列[h1,h2,h3...hn];
通过全连接层对所述token向量序列进行矩阵变换,得到两个形状相同的矩阵q,k,具体为:
qi,s=wq,shi+bq,s
ki,s=wk,shi+bk,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2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保温墙砌筑方法
- 下一篇:BCD器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