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0214.2 | 申请日: | 202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岭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朱影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处理 方法 装置 耳机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耳机,包括:获取第一声音信号,第一声音信号由耳机的扬声器播放;获取目标声音信号,其中,目标声音信号包括通过骨传导方式传输至耳道中的信号;目标声音信号中包含噪声信号时,在第一目标频段中,若第一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小于或等于目标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时,增大第一声音信号在第一目标频段的增益,经过增大增益后的第一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大于目标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根据心理声学听觉掩蔽效应,增大增益后的第一声音信号会掩蔽目标声音信号,达到屏蔽噪声信号的效果,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音频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佩戴入耳式耳机时,通过骨传导方式传导到耳朵内的声音,由于耳机的耳塞的阻挡无法扩散出去,导致声音在低频处有明显的声音增强效果,称为闭塞效应。当佩戴者在使用入耳式耳机听音乐或者看视频时,用户走路和地面的碰撞声,吃东西的咀嚼声以及佩戴者说话的震动声都会传到耳道内,经过闭塞效应增强后产生的杂音会影响用户的听音体验。
因此,如何降低由骨传导方式进入耳内的噪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耳机,包括:
获取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由所述耳机的扬声器播放;
获取目标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声音信号包括通过骨传导方式传输至耳道中的信号;
所述目标声音信号中包含噪声信号时,在第一目标频段中,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时,增大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的增益,以使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声音信号的声能量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声音信号,包括:
获取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为佩戴者的耳道内除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之外的声音信号;
获取第三声音信号,所述第三声音信号为所述佩戴者的耳道外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三声音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声音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三声音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声音信号,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三声音信号在第二目标频段的声能量参数差值;
所述声能量参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声音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二声音信号,包括:
获取第四声音信号,所述第四声音信号为所述佩戴者的耳道内的全部声音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对所述第四声音信号进行滤波,获得所述第二声音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声音信号中的听觉频率特征;
基于预先存储的声音分类模型和所述听觉特征频率,对所述目标声音信号进行分类;其中,所述声音分类模型中的包含的声音类型包括骨传导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目标声音信号包含骨传导语音信号且未包含所述噪声信号时,继续播放所述第一声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0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