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启动子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9329.X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鸥;肖浪涛;库文珍;孙尚;易晶晶;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11;C12N15/82;C12N5/10;A01H5/04;A01H5/06;A01H6/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罗新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子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子及其应用,所述启动子含有选自以下任意一组并具有启动子功能的核苷酸序列:(1)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在严格条件下能够与(1)所示核苷酸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3)与(1)或(2)所示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方案提供的启动子能够在植物中调控基因表达,同时还能驱动外源基因在水稻的茎节和根中表达。本发明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水稻发育生长的研究,且为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遗传改造提供了一条经济、快速、有效的途径。本发明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启动子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培育具有优质性状的新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是水稻育种专家们的终生奋斗目标。“绿色革命”以来,水稻产量有了巨大提升,但是水稻倒伏导致的产量损失也成为威胁我国水稻产量的重大隐患之一。在影响水稻倒伏的众多因素中,水稻基部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关系最为密切。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合成激素的重要器官,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良和利用根系结构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被视为新的“绿色革命”。
启动子是指基因中一段可与RNA聚合酶及其它一些影响转录的反式因子结合实现精确有效起始转录的DNA序列。启动子能够指导全酶(holoenzyme)同模板正确结合,活化RNA聚合酶,启动基因转录,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在转基因植物中,启动子是影响转基因表达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高效率的启动子是高效率表达外源基因的关键。植物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受启动子的控制,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是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DNA分子,所述DNA分子能够用于驱动基因在植物茎节和根中表达。
本发明还提出用于扩增上述DNA分子的引物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生物材料。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DNA分子、引物组、生物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目的基因在茎节或根中特异性表达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转基因植物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DNA分子,所述DNA分子含有选自以下任意一组并具有启动子功能的核苷酸序列:
(1)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在严格条件下能够与(1)所示核苷酸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3)与(1)或(2)所示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严格条件为在6×SSC(柠檬酸钠)、0.4%~0.6%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在温度60~70℃下杂交,然后用2×SSC、0.05%~0.2%SDS和1×SSC、0.05%~0.2%SDS各洗膜1~3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核苷酸序列还包括与(1)或(2)所示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5%、至少97%、至少98%、至少99%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DNA分子由1941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用于扩增上述DNA分子的引物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物组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9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