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空航天导管的倒角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6025.8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姚辰;林伟明;马雁翔;邱峥岚;樊智涌;徐琨;杜佳富;郑剑;杨俊琪;陈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6 | 分类号: | B23B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214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航天 导管 倒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导管的倒角方法及装置,倒角时,导管的一端部套在內撑体上,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导管外侧将导管夹持锥头拉杆轴向移动,內撑体撑开从内侧支撑住导管,刀盘转动并带动固定其上的刀片和內撑体转动,刀盘轴向移动并带动并带动固定其上的刀片和內撑体轴向移动,刀片轴向移动并切削导管的端部,直至导管完成倒角;其中,部分內撑体位于两个夹板之间;刀片围绕导管的轴线旋转,而后刀片轴向移动切削导管上的被內撑体支撑的端部,直至导管完成倒角;取出导管。如此设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薄壁导管端部进行倒角,并且对导管上倒角的一端进行保形,以满足管端倒角精确加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导管的倒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和火箭上因轻量化技术要求,大量设计有薄壁金属导管,因工艺条件需要,导管两端在切割后需要对其一周的内外尖角进行倒角切削加工,但因轻量化导管的管壁很薄,多数导管的管壁厚度只有1mm,因此在倒角切削加工时导管端部难以呈现标准的圆形,在倒角加工时一周的内外角处极易出现加工不均匀现象。在管端一周的内外两个尖角部位,有的位置已经加工多了,倒角尺寸到达上限,有的位置还没有加工到下限,甚至没有被切削加工到,严重影响航空航天导管产品质量,只能依靠技术工人手工挫修,这样就导致成本高、效率低、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公开号为CN21468429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整圆倒角机构,整圆机构包括:支撑套,水平固定设置,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挡盘;拉轴,与支撑套共轴,穿过支撑套并与其滑动连接;锥度芯,圆锥形,同轴地固定在拉轴上,圆锥尖端朝向支撑套;膨胀块,至少三块,环向均匀分布在锥度芯周围,朝向外侧的面为贴合管件内壁的圆柱形凸面,朝向内侧的面为贴合锥度芯侧面的锥形凹面,并且当膨胀块贴合管件内壁时,各膨胀块之间具有间隔;倒角机构包括:刀架,通过滑动轴承套设在支撑套上,使刀架向管件滑动后刀架上固定的用于倒角的刀具抵触管件端部外边缘。
现有技术在对导管进行倒角时,膨胀块的位置保持不同,安装有刀片的刀架转动并轴向移动;这样使得在倒角的过程中膨胀块必须顶紧导管内壁,由于导管的管壁很薄,膨胀块对导管进行内撑的过程极易使导管形变;并且由于在倒角过程中仅有刀架座轴向移动,那么为了防止膨胀块和刀片相撞,那么膨胀块必须伸入到导管内,也可以说导管的端面处实际是没有支撑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壁导管在倒角过程中易变形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导管的倒角方法及装置,使薄壁导管在固定和倒角的过程中均不易发生形变,提高倒角的良品率,降低薄壁导管的加工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导管的倒角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导管的一端部套在固定在刀盘中央位置的内撑体上,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导管外侧将导管夹持;步骤2)锥头拉杆轴向移动,使内撑体向外张开直至导管的内径相匹配;刀盘转动并带动固定其上的刀片和内撑体转动,刀盘轴向移动并带动并带动固定其上的刀片和内撑体轴向移动,刀片轴向移动使切削导管上的被内撑体支撑的端部,直至导管完成倒角;其中,刀盘的轴线、刀片的运动轨迹的轴线和内撑体的轴线同轴;步骤3)取出导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在导管套在内撑体上后,锥头拉杆轴向移动,使内撑体向外张开直至导管的内相抵,而后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导管外侧将导管夹持。这样,实现导管与刀盘的快速对中,同时对导管具有保形的作用。
作为优选,部分内撑体位于两个夹板之间。这样,使部分导管的内外两侧同时被夹持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导管的稳定向。
作为优选,内撑体可拆卸的安装在刀盘上;所述步骤1)中,先更换与导管规格相匹配的内撑体后,再将内撑体插入导管。
作为优选,内撑体的一端部为与刀盘相连的连接端,内撑体的另一侧端部为可撑开变形的支撑端,所述步骤2)中,锥头拉杆沿导管的轴向移动,使内撑体的支撑端张开并从内向外支撑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6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