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集装箱吞吐大型构件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109.X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赵淑荣;支世夫;孙宏;吴坤明;周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0 | 分类号: | B65G65/30;B65G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集装箱 吞吐 大型 构件 辅助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大型构件的陆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集装箱吞吐大型构件的辅助装置;包括货物升降模块(1)、进出箱传动模块(2)、支架轨道(3)和运载板车(4);本发明能快速将大且重的货物装进集装箱,且能快速将其取出集装箱;提高集装箱装货和卸货效率;减少集装箱装货卸货对接装箱和货物的损伤;与传统顶进和拉出的装卸方法相比,此方法更为安全、高效、降低人工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构件的陆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集装箱吞吐大型构件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进出口贸易等需装进集装箱长途运输的货物,如钢结构等钢构件,由于货物重量、体积大、不可拆卸分割的特点,只能将货物打包装于特定的托盘上,再连货物和托盘一起装进集装箱。但其装进集装箱和取出集装箱是一个比较费力且困难的过程,通常,装箱过程都是在集装箱底部涂上黄油减少货物托盘与集装箱的摩擦力,通过蛮力将托盘和货物推进集装箱,取出集装箱时候也同样通过蛮力拉出集装箱,这样的装箱和出箱作业会磨损集装箱底板,且常常将货物与集装箱摩擦,导致货物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能够自动化运作用于集装箱吞吐托盘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集装箱吞吐大型构件的辅助装置,包括
货物升降模块(1)、进出箱传动模块(2)、支架轨道(3)和运载板车(4);其中,
货物升降模块(1)包括货物顶升支架(101)、横梁(102)、行走轮(103)、下横轴(104)、上横轴(105)、从动传力件(106)、主动传力件(107)、主动传力轴滑轨(108)、主动传力轴(109)、推拉连接件(110)、丝杠螺母连接件(111)、丝杠螺母(112)、丝杠螺杆(113)、减速器(114)、减速器支架(115)、电机(116)、电机支架(117)、从动钢丝绳卷筒(118)和从动传力轴(119);货物顶升支架(101)的截面为T型钢,其腹板上间隔设置多个孔,用于和上横轴(105)形成转动副,上横轴的一端有轴台阶,其与从动传力件(106)连接,上横轴(105)的另一端有卡槽,连接另一侧从动传力件(106)后,装入卡簧,防止从动传力件在运动中脱离轴;主动传力件(107)和从动传力件(106)均为对称设置,确保运动中起升支架(101)的平稳,主动传力件(107)的上部与从动传力轴(119)连接,下部与主动传力轴(109)连接形成转动副,主动传力轴(109)的两端头为扁平状,保证其在主动传力轴滑轨(108)自由水平滑动,主动传力轴滑轨(108)为四块方板,其与横梁(102)采用圆头或平头螺栓连接,以保证其使用损坏后更便于维修本装置;推拉连接件(110)的前部为圆环状,一端为法兰状,圆环状一端与主动传力轴(109)连接形成转动连接副、法兰状一端与丝杠螺母连接件(111)形成法兰连;丝杠螺母连接件(111)的一端是中空状态,推拉连接件(110)有四根,用以和丝杠螺母(112)焊接为一个整体,确保其传力的可靠性;丝杠螺母(112)和丝杠螺杆(113)连接形成丝杆螺纹连接,丝杠螺杆(113)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114)连接,减速器(11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16)连接,减速器(114)与横梁(102)通过减速器支架(115)连接,电机(116)与横梁(102)通过电机支架(117)连接,为便于维修此两处均采用螺栓连接;下横轴(104)和行走轮(103)连接,下横轴(104)上有多个台阶和凹槽,用于限制从动传力件(106)和横梁(102)的位移,行走轮(103)内部设置有圆柱滚动轴承,用于减少本装置的行走阻力;实际使用中为电机转动带动减速器转动,从而丝杠螺杆转动带动丝杆螺母前后移动,从而驱动推拉连接件(110)和主动传力轴(109)前后移动,从而使从动传力轴(119)及货物顶升支架(101)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