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转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3920.6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柏栋予;刘慧丽;孙佳绘;李璐;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A62C3/16;A62C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王瑞娟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转运 机构 | ||
一种锂电池转运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在第一环形轨道上不断转动与拿取机构配合将锂电池逐个放入第一环形轨道上的第一固定框内;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在第一环形轨道上转动,将需要转运的锂电池均存放在第一环形轨道上的第一固定框内,当需要拿取指定锂电池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移动到拿取机构或者灭火机构后就可以自动将锂电池取下,提高了拿取锂电池的效率,当锂电池发生自燃或者漏液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灭火机构对锂电池进行灭火,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锂电池由于其循环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等一系列优点,在电动车、通信电源、储能领域,锂电池模块得到广泛应用,锂电池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运输带上的锂电池进行转运,但是,传统的锂电池夹持转运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为易燃液体,隔膜、电极为可燃材料,整个锂电池储能密度高,转运过程中夹持不够稳固,会发生碰撞现象,容易使得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漏液等危险,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公开号为CN11242938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生产夹持转运机构,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生产夹持转运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运箱,所述转运箱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为上方为敞口结构,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有位于转运箱腔体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生产夹持转运机构存在的夹持不够稳固,使得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漏液等危险,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对锂电池进行夹紧以及吸收和消除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防止锂电池发生短路、漏液风险,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其不足在于,1、现有的锂电池转运装置只能采用叠放或者逐个单独转运的方法,采用的叠放转运的方法,当需要拿取最底层的电池的时候需要先将上层的电池取下后才可以拿取到底层电池,这样会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采用一个电池单独转运的方法更加浪费资源;2、现有的装置在转运锂电池的过程中当锂电池发生漏液、内部短路燃烧意外的时候转运装置上没有应急处理装置,如果不及时处理发生漏液、内部短路燃烧的这些电池可能会波及其他没有损坏的锂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锂电池转运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固定机构、移动机构、拿取机构和灭火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拿取机构和灭火机构均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所述拿取机构和灭火机构分别位于移动机构的两端;所述拿取机构抓取锂电池分隔的放置在固定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可带动分隔的锂电池环形转动,依次将锂电池转动至靠近灭火机构的一侧;灭火机构可对分隔的锂电池进行卸载或分隔灭火;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柱、固定板、两个第一电机、两个第一齿轮、皮带、第一环形轨道、第一滑块、第一固定框和牵引杆;
所述支撑柱固接在移动机构上端面,所述固定板固接在支撑柱上端面,所述固定板为环形中空结构,两个第一电机均固接在移动机构上端面,两个第一电机竖直朝上,并穿过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接在两个第一电机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皮带套设的两个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环形轨道固接在固定板上端面,所述第一环形轨道的长度与宽度大于皮带的长度与宽度,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环形轨道上,所述第一固定框固接在第一滑块上端面,所述牵引杆的一端铰接在皮带的外侧壁,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固接在第一滑块靠近皮带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板、第一弹簧、第二板、第二固定框、第二弹簧、第三板、第二液压杆、第一横板和第一环形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3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