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及覆膜系统及覆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1372.3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曹珺澜;王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罗盼晴;冉红梅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阻水带绕包后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侧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灵活调节高度的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及覆膜系统及覆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及覆膜系统及覆膜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简称“阻水带”,由两层无纺布带中间加一层膨胀阻水粉组成。阻水带应用于高压电缆绝缘屏蔽层和皱纹铝护套铠装层之间,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降低绝缘表面电荷的富集,降低局部放电的可能。同时,阻水带可填充铝波纹管,防止水进入铝波纹管护套,降低高压电缆进水等性能失效的情况发生。由于阻水带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湿度较大地区)易吸潮,吸潮容易导致阻水带在与铝护套接触的地方形成白色粉末,导致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因此,需要对电缆进行防潮保护,覆膜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是现有的覆膜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对于不同规格的电缆具有不同的盘具尺寸的高度,现有的覆膜装置无法灵活调节以适应。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灵活调节高度的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及覆膜系统及覆膜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灵活调节高度的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及覆膜系统及覆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侧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块,固定块用于对装入第二支撑杆上的防潮膜进行加固,第二支撑杆的直径小于防潮膜的轴心的直径,防潮膜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后可以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螺纹连接,便于固定块的拆卸。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套筒的上端设有固定第一支撑杆的锁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为锁紧螺杆,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杆配合的螺纹孔。锁紧螺杆的自由端设有便于转动的手柄,转动手柄使锁紧螺杆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支撑杆,可以松动或者锁紧第一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一块支撑平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板的底部安装有带刹车的脚轮,脚轮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设置脚轮,可以固定本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也能很方便的移动其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还包括放线装置、阻水带绕包装置和牵引收线装置,电缆依次经过所述放线装置、阻水带绕包装置、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和牵引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送线盘,所述牵引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和用于驱动收线盘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及减速器,电机通过减速器降速后带动收线盘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缆阻水带绕包后的覆膜装置的脚轮的刹车打开,移动该装置至阻水带绕包装置和牵引收线装置之间,使其与电缆保持在同一竖直面上,将脚轮的刹车关闭;
2)将固定块从第二支撑杆上拧下,将防潮膜套入第二支撑杆并用固定块加固;
3)调节锁紧螺杆松动第一支撑杆,根据生产情况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杆的位置,确定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后,再拧紧锁紧螺杆固定第一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1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