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31218.6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姚迪;吴功德;宫瑞谦;万杰;刘雁军;阚建飞;王晓丽;文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宜兴市碳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08;B82Y30/00;B82Y40/00;C01B32/4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姜梦翔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催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光热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热催化复合材料,所述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由氮掺杂石墨烯包覆CuS/N‑TiO2纳米颗粒形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热催化材料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的高效吸附活化性能,尤其在二氧化碳催化还原过程中催化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热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风能)驱动的高附加值化学原料或液体燃料,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并促进碳循环。利用光热效应来替代外部热源,或者利用Vis-NIR激发窄带隙金属氧化物,来驱动CO2催化反应是一个合理而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具备优异的光学、电学、机械和化学性能,且大多数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比较窄的禁带,具有吸收近红外光辐射的能力;CuS这种金属硫化物吸收大量的太阳光,特别是红外光,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加速CO2向碳氢燃料的转变;TiO2光催化是一种近几年兴起的CO2处理技术,不仅没有传质限制、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操作,而且还可以利用太阳辐射。该催化剂不仅价格低廉,同时,它的晶体结构和粒子性质也很丰富,无毒无害、具有高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中公开有成功制备的CuS/TiO2这种CuS基光热复合材料,且应用于太阳能诱导的光热催化CO2转化,在全光谱照射下,CO的生成速率能够达到25.97μmol g-1h-1。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CuS基光热复合材料的光热催化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热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由氮掺杂石墨烯N-rGO包覆CuS/N-TiO2纳米颗粒形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热催化材料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的高效吸附活化性能,尤其在二氧化碳催化还原过程中催化效果显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热催化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氮掺杂的石墨烯为载体,包覆硫化铜和氮掺杂二氧化钛形成的CuS/N-TiO2纳米颗粒作为活性成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乙醇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获得混合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分别加入氮源、铜源和硫源,所述氮源、铜源和硫源的摩尔质量比为(50~300):(1~10):(1~10),配置成混合溶液I,将混合溶液I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160℃反应12h获得反应后的混合溶液Ⅱ;将混合溶液Ⅱ从高压反应釜中取出,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利用高速离心法从混合溶液Ⅱ中分离出沉淀物I,再用提前制备好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反复清洗沉淀物I,反复清洗过的沉淀物记为沉淀物Ⅱ,将沉淀物Ⅱ烘干;将钛酸四正丁酯C16H36O4Ti和氨水溶液混合,同时加入上述沉淀物Ⅱ,均匀搅拌2h后放入高压反应釜,置在温度为160℃~200℃的条件下,反应12~24h;反应结束后,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出混合物离心分离,反复轮流清洗至离心后的上清液为中性,将最终获得的中性上清液样品烘干,得到最终产物氮掺杂石墨烯负载CuS/N-TiO2。
所述高压反应釜为马弗炉或PTFE高压反应釜均可。
优选的,所述氮源、铜源和硫源分别为尿素、二水合氯化铜和硫脲;
优先的,所述钛酸四正丁酯C16H36O4Ti和氨水溶液混合,其中钛酸四正丁酯C16H36O4Ti和氨水体积比为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宜兴市碳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程学院;宜兴市碳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1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