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瞳孔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0643.3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0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清;宋莹莹;覃勤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A61B3/1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陈鹏程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瞳孔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瞳孔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瞳孔测量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单元(110)、图像采集单元(120)和显示单元(130);
所述控制单元(110)生成测量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
响应于所述测量指令之收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向瞳孔施加光刺激并连续采集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110)的瞳孔图像;
所述控制单元(110)通过对所述瞳孔图像进行数据处理来测量瞳孔的大小和光反应速度;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连续采集的瞳孔图像至少包括所述瞳孔受到光刺激前的瞳孔图像和所述瞳孔受到光刺激后瞳孔大小变化最大的瞳孔图像;
所述控制单元(110)基于所述瞳孔受到光刺激前后的瞳孔图像确定瞳孔的大小变化量和变化用时确定所述瞳孔的光反应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至少包括光源(121)、摄像头(122)和透镜组件(123);
所述摄像头(122)与所述光源(121)同轴设置,所述透镜组件(123)位于所述光源(121)和所述摄像头(122)之间;其中,所述透镜组件(123)相对于所述摄像头(122)和所述光源(121)成同轴定位;
响应于所述测量指令之收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的所述光源(121)发射光束至被测人员瞳孔,被测人员的瞳孔反射所述光束;
所述反射光束穿过所述透镜组件(123)并汇聚在所述摄像头(122)上,从而允许所述摄像头(122)捕获在光束照射下的被测人员瞳孔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10)至少包括处理模块(111)和储存模块(112);
所述处理模块(111)分别与所述储存模块(112)、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和所述显示单元(130)通信数据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20)将采集到的所述瞳孔图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1);
响应于所述瞳孔图像之收到,所述处理模块(111)对所述瞳孔图像依次进行灰度转换、二值化处理、边缘检测和边缘圆弧拟合、再根据像素/真实比率值对所得测量数据进行比例转换得到测量结果,并将所述测量结果发送至所述显示单元(130)进行展示;
所述储存模块(112)用以对所述瞳孔图像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储存,所述处理模块(111)能够从所述储存模块(112)中调取所述瞳孔图像和/或所述测量结果发送至所述显示单元(130)进行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1)还能够对所述瞳孔的大小和所述光反应速度进行分级;所述处理模块(111)基于分级结果产生相应的提示指令并将所述提示指令发送至所述显示单元(1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1)通过图像分割的方式对灰度转换后的瞳孔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瞳孔图像的二值化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1)选取图像灰度直方图中双峰之间的最小频率值所对应的灰度值作为分割灰度阈值,生成瞳孔的二值化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1)将图像中灰度值小于分割灰度阈值的像素点作为瞳孔像素点,反之作为背景像素点,并根据瞳孔像素点与背景像素点对图像中的瞳孔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1)通过边缘检测函数来获取瞳孔二值化图像的边缘像素点;所述处理模块(111)通过圆弧拟合函数,通过输入边缘像素图像输出最佳圆弧拟合的半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1)通过获取摄像头(122)在测量位置采集的参照物的图像像素信息以及该参照物的真实尺寸信息,计算该参照物的像素宽度与真实宽度的比值作为像素/真实比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0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