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EFB中绘制飞行程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30559.1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0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军;刘喜春;宋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材导航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9/445;G06F40/146;G06F40/154;G06F16/25;G06F16/26;G06F16/248;G06F16/29;G08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fb 绘制 飞行 程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EFB中绘制飞行程序的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编译WhirlyGlobe图形组件;生成AIXM5.1格式的飞行程序数据;转换AIXM5.1格式飞行程序数据为GeoJson数据;在EFB设备中加载并显示GeoJson格式的飞行程序数据;筛选匹配的飞行程序并进行偏差比对和提醒。本方法可实现数字化飞行程序并在EFB中进行图形化显示,同时可与实际飞行参数进行比对、校验和偏差提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飞行程序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在EFB设备中进行图形展示以及飞行参数比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飞行程序是民航权威部门公布的飞机在终端区进行起飞或着陆操作的标准线路。长期以来,飞行程序公布方式仅局限于纸张或pdf文件传统方式,依靠飞行员人工读图识别。随着机场繁忙程度增加,传统终端区航图上飞行程序轨迹越来越密集,不同飞行程序的文本和图形信息交错显示,对飞行员的读图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
EFB是电子飞行包(Electronic Flight Bag)的缩写,是一种在iOS或Android系统上运行的App应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在飞机驾驶舱内为飞行员展示航图、操作手册等飞行资料,同时EFB可读取设备内置的GPS模块信息,获取飞机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数据。
目前在EFB上展示的终端区航图主要以pdf航图为载体,虽然实现了无纸化,但没有改变pdf终端区航图内容拥挤、识图困难的固疾。同时,因为没有数字化的飞行程序,无法利用EFB设备的位置、高度等信息进行飞行程序的自动匹配、高亮显示、比对检查等操作。
引证文件1:中国发明,《一种基于Windows Modern UI的EFB系统》,公开号:CN103995874A。该文件公开了一种EFB显示系统,采用pdf格式显示标准进场图、离场图、仪表进近图等终端区航图。本发明与之相比实现了进场图、离场图和进近图等终端区航图的数字化和矢量图形化显示。
引证文件2:中国发明,《一种适用于大飞机平台便携式电子飞行包系统》,公开号:CN114443572A。该文件公开了一种在EFB设备上绘制航空元素的方法,该方法能矢量绘制简单的航图元素,如点状、线状、面状图形。本发明与之相比提出了对飞行程序这一复杂航图元素的数字化处理和矢量绘制方法。
引证文件3:中国发明,《一种将飞行程序转换为AIXM数据结构的方法》,公开号:CN113553049B。该文件公开了一种将飞行程序转换为AIXM数据结构的方法,该方法能将飞行程序转换为AIXM5.1数据结构。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将AIXM5.1结构的飞行程序数据转换为GeoJson图形数据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使终端区航图能以数字航图的方式显示在EFB设备上,实现复杂航图上飞行程序的筛选、高亮、偏差提醒等pdf航图无法具备的功能,减轻飞行员读图负担,提高读图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在EFB中绘制飞行程序的方法,方法依次将飞行程序转换为AIXM5.1格式和GeoJson格式数据,实现飞行程序的数字化和图形化,进而在EFB设备中实现飞行程序的显示、筛选、比对、提醒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编译iOS和Android环境下的WhirlyGlobe图形组件。
步骤2:根据终端区航图公布的信息,生成AIXM5.1格式的飞行程序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计算终端区航图上公布的所有交叉定位点的坐标。
步骤2-2:按照飞行阶段,将飞行程序拆分为若干过渡对象ProcedureTransition和航段对象SegmentLeg。过渡的拆分原则是能尽量多地被不同飞行程序复用,每个过渡对象可按轨迹类型和终止条件拆分为不同航段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材导航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航材导航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0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