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0268.2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锋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A61F9/00;A61B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视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防控装置包括防控装置本体,防控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恒流调节模块,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通过恒流调节模块与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或深度视觉模块,距离检测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深度视觉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哺光仪的新的硬件架构,不需要设置传统哺光仪的单筒或双筒,便能将入瞳的激光功率间接控制在安全的治疗范围内,无需调节瞳距便能直接使用,使用方便且舒适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近视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朝阳的阳光谱辐照度相对值与中午的相比,在600nm~1300nm的光谱范围内有多个波峰,在这个范围内的红光和红外光是对人体有益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仪器利用这个范围内的光线做治疗,比如皮肤科的红光治疗仪,在眼科的应用则是治疗弱视和近视的哺光仪。
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2020年在《老年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使用能量密度为8mW/cm2的670nm的红色激光在早晨的时候照射眼底3分钟,从而让40岁以上用户的眼睛的锥状颜色对比敏感度(检测颜色的能力)提高了20%的报道,证明红光治疗对眼睛确实是有效果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00569200C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弱视治疗仪”,其发射功率为2~3mW,能够输出波长为630~650nm的红色激光照射眼底来治疗弱视。何明光教授在中国专利文献CN110237432A“一种增加眼底血流和代谢率的方法”中进一步验证了使用低强度红光和近红外光来照射眼底是对眼底有益处的;何明光教授还就这个结论发表了论文《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对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作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Effectof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 Therapy for 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A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到眼科专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Ophthalmology》上,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入瞳功率0.29mW、波长650nm的红色激光照射眼底可有效控制儿童近视进展。
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08474888A公开了一种“光学部件”,根据该文献的记载可知,一定波长的紫光或紫外光同样能够防控近视。该实现已经经过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眼科对招募的113名儿童所进行的为期两年的临床验证,临床验证结果证明紫光的近视防控效果与低浓度阿托品相当。
目前通用的哺光仪一般是双筒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5131448U中公开的“一种哺光仪”;或者是单筒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6603817U中公开的“一种便携式防近视哺光仪”;也有是开放式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657479A中公开的“一种智能手机视力保健装置”。
哺光仪最初是用来治疗弱视的,单筒设计的原因是弱视患者一般都是一只眼睛弱视,单筒便于弱视患者对弱视的眼睛进行单独治疗,所以哺光仪早期使用了单筒设计。双筒的设计是考虑到近视患者大部分都是两只眼睛近视,双筒方便患者两只眼睛同时接受治疗,双筒的哺光仪为了适应不同的瞳距,往往还设计了复杂的瞳距调节装置。无论是单筒的哺光仪还是双筒的哺光仪,使用镜筒都是为了控制患者瞳孔与激光二极管的距离,从而间接控制到达患者眼底的激光强度,比如满足到达瞳孔的激光总功率不超过1mW的二类激光标准(或入瞳功率不超过0.29mW的一类激光标准),使得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不会伤害眼底;现在的镜筒的长度一般有127mm和230mm两种。开放式的哺光仪面临的难题是怎么控制适当的距离,使得既起到治疗效果,又不会带来伤害,市场上目前并未见投入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锋,未经李海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0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模量沥青基石墨纤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筋笼加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