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5829.X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锴;李辉;熊盼龙;丁玉清;李新连;吴立将;胡俊;肖芳;蒋太军;张欣欣;刘展波;卢加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3/10;B08B3/12;B08B3/14;F26B21/00;C11D1/86;C11D3/30;C11D3/33;C11D11/00;C11D1/72;C11D1/44;C11D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陈承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元器件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采用第一水基清洗剂进行真空超声波粗洗,洗去光纤产品表面大部分的加工液;2)采用第二水基清洗剂进行真空超声波精洗,洗去光纤产品表面残留的少量加工液;3)至少一次采用纯水进行真空超声波漂洗,清除光纤产品表面残留的微量加工液;4)风刀切液,去除光纤产品表面上的水;5)干燥处理后,下料。本发明的清洗工艺使用的清洗机是全自动封闭式作业,替代了原来的人工操作清洗,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清洗工艺清洗品质稳定,良率提高到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元器件清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消费电子产品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常见的清洗工艺流程为:人工装夹产品→超声波粗洗→超声波精洗→超声波漂洗→切液热风烘干→人工下料将产品转移到下一加工工序。超声波清洗中所用的清洗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和异丙醇,但是清洗后的产品表面易出现水印、粉尘、金属颗粒残留等不良,不良率20%-30%。其中异丙醇易燃易爆,危险性大;并且清洗过程产生废水量大,污染环境,废水处理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不选用异丙醇作为清洗剂,采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代替人工操作,生产品质稳定,清洗良率有所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第一水基清洗剂对光纤元器件进行真空超声波清洗;
2)采用第二水基清洗剂对光纤元器件进行真空超声波清洗;
3)采用水对光纤元器件进行至少一次的真空超声波漂洗;
4)对光纤元器件进行风刀切液;
5)对光纤元器件进行干燥处理,下料,进行下一加工工序。
进一步,步骤1)~5)中,采用机器人上下料。
具体地,所述第一水基清洗剂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表面活性剂8~12%、α-烯基磺酸钠4~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5%、三乙醇胺2~4%,余量为水。
所述第二水基清洗剂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表面活性剂8~1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1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16%、磺酸8~11%、EDTA四钠5~7%,余量为水。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6),至少一次的真空超声波漂洗的漂洗用水经过循环过滤,回收利用。循环过滤是通过在清洗机中设置循环多级系统实现的,在该系统的作用下,系统内置的过滤芯将槽液中的粉尘、金属颗粒、纤维等细小颗粒吸附留置在滤芯本体上,保证了过滤后的漂洗用水的洁净,可回收利用。
进一步,步骤1)中,真空超声波清洗的步骤为:先将所述光纤元器件在第一水基清洗剂进行清洗,再进行真空清洗、入气清洗和超声波抛动清洗,具体的条件为:液体设定温度为30~50℃,清洗时间为120~360s;真空清洗时间为10~30s,入气清洗时间为10~20s,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优选为28KHz,超声波大小为10~100%,抛动方式为上下摇摆,抛动速度为10~60Hz,真空度为-70~-60KPa,滴液时间为5~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5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航迹撤销小搜波位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流运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