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5337.0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8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王艺陶;徐国徽;卞鑫;赵南;竺一峰;董海波;李政杰;胡嘉骏;金言;李飞;陈帅;朱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M13/0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过顾佳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疲劳 试验 可靠性 确定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对n个试件开展疲劳模型试验后,确定所述n个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变异系数Cv;将所确定的变异系数Cv与配置疲劳模型试验的变异系数阈值比较,其中,当确定的变异系数Cv大于所配置的变异系数阈值时,则增加抽取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内试件的个数,直至基于当前所有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变异系数Cv不大于所配置的变异系数阈值。本发明能有效对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进行判定,提高基于节点疲劳寿命的疲劳寿命预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尤其是一种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具体为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获取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的疲劳耐久性,往往需要对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开展的疲劳模型试验,以获取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的S-N曲线,以便利用所获取的S-N曲线进行疲劳寿命预测。
对开展的疲劳模型试验,相关的标准/规范中给出了疲劳试验试件个数的确定方法,如国内中等寿命区(试件疲劳循环次数104~106)的疲劳试验方法参考主要有:ASTME466、GB/T 15248和GB/T 26077、GB/T 24176/ISO12107和HB 5287等标准。但标准中对于疲劳试件个数的选取存在较大的差异,如GB/T 24176/ISO12107中规定在给定应力S下进行疲劳试验时,要求的试样数依赖于试验目的和材料的可靠型,推荐对于解释性试验至少7个试件,对于可靠性设计至少28个试件。
此外,HB 5287中提供了具有某置信度(如95%)和在一定误差条件下的中值S-N曲线时,规定必须保证每组最少试件个数。ASTM E468-90疲劳试验标准中规定:进行3个应力水平下的成组试验,每个应力水平下成组试验至少需要获得5个有效试验数据点数。
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需对试件量设置最低限,从疲劳可靠性考虑,对于循环次数N较少的高应力水平,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试件个数可适当减少;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试验结果的分散性增加,试件的个数应有所增加。
因此,对各应力水平不宜使用相同的试件个数,但如何根据试件个数确定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一直以来无法进行准确的判定,不利于基于节点疲劳试验的疲劳寿命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能有效对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进行判定,提高基于节点疲劳寿命的疲劳寿命预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节点疲劳试验的可靠性确定方法,所述可靠性确定方法包括:
对开展疲劳模型试验的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抽取所述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内的n个试件进行基于应力水平S下的疲劳模型试验,其中,对n个试件开展疲劳模型试验后,确定所述n个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变异系数Cv;
将所确定的变异系数Cv与配置疲劳模型试验的变异系数阈值比较,其中,当确定的变异系数Cv大于所配置的变异系数阈值时,则增加抽取海洋工程结构关键节点内试件的个数,直至基于当前所有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变异系数Cv不大于所配置的变异系数阈值。
在确定n个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变异系数Cv时,包括
获取n个试件在当前疲劳模型试验下相对应的疲劳寿命平均值x以及疲劳寿命标准差s,其中,
变异系数Cv为:
对配置疲劳模型试验的变异系数阈值,对百分位值的误差估计限度δ,则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5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