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3246.3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丽;周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H01Q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 ||
一种致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基座、齿轮、齿条、第一杆、多个第二杆、联接件、多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杆。在第二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第一驱动源驱动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横向延伸且能够在基座上沿横向滑动。在第一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第二驱动源驱动第一杆绕第一中心轴线旋转。在第一杆的带动下,第二杆分别能够绕各自的第二中心轴线旋转。联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一杆上且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第二杆啮合连接,联接件还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联接件在第一杆上的移动,联接件随第一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杆的转动。连接件滑动连接在第二杆上且连接件固定连杆。本发明有利于小型化的同时动力传递更平稳且更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多路移相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了精准覆盖与铺设成本的需求,电调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调天线可通过远程控制传动系统改变核心部件移相器的相位调整辐射波束倾角,进而实现对网络覆盖区域调整。随着移相器数量的增加,致动器日益复杂。现有的致动器,要么占据较大的高度空间,要么占据较大的纵向空间,增加了天线整体布局的难度,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致动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具有相对于连杆横向延伸的齿条且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在横向上相对于齿条移动,来选择需要驱动的连杆,节省了致动器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和纵向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的同时动力传递更平稳且更精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致动器包括:基座;不同步工作的第一驱动源和第二驱动源;齿轮和齿条,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齿轮的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横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基座上沿横向滑动;定位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杆,具有横向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杆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旋转;定位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第二杆,具有纵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杆分别能够绕各自的第二中心轴线旋转;联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上且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所述联接件还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联接件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移动,所述联接件随所述第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杆的转动;以及多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杆,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且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固定所述连杆,用于伸出和回退对应的所述连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联接件包括设有齿纹的蜗轮部,每一个所述第二杆包括设有螺纹的蜗杆部,所述蜗轮部能够与所述蜗杆部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的一侧固设有轴套,所述联接件包括自所述蜗轮部固定延伸的定位部,所述轴套环形套设于所述定位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的两侧设有抵持壁部和抵挡肋部,所述轴套夹持定位在所述抵持壁部和所述抵挡肋部之间;所述定位部包括在圆周面上彼此间隔的至少两个圆弧面部,所述圆弧面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定位部具有弹性且能被所述轴套压缩,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定位部后,所述定位部能够弹性回位将所述轴套卡持固定;或,所述轴套的套身具有开口且套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定位部自所述开口直接卡入所述轴套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联接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定位部上,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件的定位部上,多个所述第二杆包括左侧的第一部分和右侧的第二部分,所述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在所述第一杆上的同步移动,所述同步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联接件与第一部分的任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二联接件与第二部分的所有第二杆分离,和/或,所述第二联接件与第二部分的任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一联接件与第一部分的所有第二杆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3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