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318683.6 申请日: 2022-10-26
公开(公告)号: CN115749343A 公开(公告)日: 2023-03-07
发明(设计)人: 赵向锋;王发智;高建国;盛俊云;胡达远;李一之;周培欢;张炜煜;刘汉龙;李旭杰;喻兵;赖宁;裴超;魏永洁;邱建祥;姚磊;郭桂喜;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G23/02 分类号: E04G23/02;E01D22/00;E02D31/00;E02D27/48;E02D15/02;E02D35/00
代理公司: 广州中屹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6 代理人: 黄河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坑 周边 建筑物 加固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包括建筑物加固结构(8)与桥梁加固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加固结构(8)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外壁上插接有基础(2),所述地基(1)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建筑物(3),且建筑物与基础(2)呈固定连接,所述地基(1)顶部外壁两侧靠近建筑物(3)处均插接有若干个注浆管(4);

所述桥梁加固结构(9)包括多个的支墩(7),所述支墩(7)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桥梁(6),且桥梁(6)内部设置有多个的袖阀管(5)。

2.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物加固:

S1.1.施工准备:

S1.1.1.开钻:根据钻孔位置采用人工破除地面进行挖探,获取现场管线的名称、位置、埋深及材料情况;测量组根据图纸方案放出注浆孔位;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钻孔达到指定深度要求后,钻机开始接准备后退式注浆;

S1.1.2.浆液配制:注浆材料采用双液浆,且采用二次搅拌配制浆液,即在搅拌机中按确定的水灰比配制并搅拌水泥浆液,搅拌3-5分钟后放入第二只搅拌桶中使用;

S1.2.监测与分析:在建筑物四周布置沉降监测点,加强周边建筑物监控量测,并通过计算机及时分析数据获取沉降数据并用于指导施工;

S1.3.注浆加固:根据施工过程实测的建筑物四周沉降数据,当建筑物四周发生沉降且沉降值大于阈值时,及时采用双液浆跟踪补偿注浆,实时关注实测的沉降数据,针对沉降较大区域进行动态注浆加固,确保深基坑周边建筑的安全;

S2.桥梁加固:

S2.1.条形基础施工:首先基础底原硬化路面应清理干净,并对原硬化路面表面凿毛,而后钢筋施工同时预埋钢管柱连接钢板,下部设置长螺纹锚固筋,钢筋施工完成后,安装模板支架,浇筑条形基础;

S2.2.钢管支墩施工: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基础预埋钢板上焊接钢管柱,每组钢管支墩共有至少8根钢管组成,法兰螺栓连接,采用汽车吊拼装;钢管立柱间采用双拼槽钢焊接成剪刀撑形式连成整体,钢管柱顶部设置钢牛腿作为顶升平台,便于安装千斤顶;

S2.3.分配梁施工:柱顶横梁采用型钢,在横梁端部设置吊环,采用在桥面两侧防撞护栏设置手拉葫芦协同配合吊装架设横梁;横梁与桥梁梁体间设置宽橡胶块;

S2.4.顶升装置安装:在立柱顶部设钢牛腿形成顶升平台,在顶升平台上安放千斤顶,顶升梁底分配梁使临时支撑与空心板顶紧起到托换上部荷载的作用;

S2.5.顶升装置施工:顶升装置施工时采用PLC多点同步控制液压系统进行施工,而后根据沉降监测数据,若原桥墩沉降稳定,则仅将临时支撑与空心板顶紧,由临时支撑承担至少40%的上部荷载;若桥墩沉降进一步发展,则用临时支撑替代原桥墩承受上部荷载,即临时支撑承担100%的上部荷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1中测量组根据图纸方案放出注浆孔位时;根据测量技术交底,按照要求固定钻机角度,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3cm;

为防止钻杆在推力和振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上下颤动,导致钻孔不直;钻孔时,应把扶直器套在钻杆上,随钻杆钻进向前平移,所述S1.1.1中开孔时低速启动,钻深20㎝后转入正常钻速;第一节钻杆钻入土体尾部剩余20-30㎝时钻进停止,用管钳卡紧钻杆,钻机低速反转脱开钻杆,钻机沿导轨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端安装好联结套,方向对准后联结成一体,且在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2浆液配制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浆液配合比:水泥浆液水灰质量比为1:1、水泥浆液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1、水玻璃使用前原液和水按1:3体积比进行稀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86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