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6044.6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飞霞;娄永江;林邦楚;李勇勇;付世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浙江羽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K61/5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贻贝 脱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特点是包括水槽,水槽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筛栅式料槽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的养殖绳,水槽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水槽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刮板式链带的一端延伸至贻贝接收篓,筛栅式料槽的底部与刮板式链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其丝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贻贝置于温度为30~35℃,pH为6.5~7.5,盐度为15~20‰的海水,并模拟海浪拍打,贻贝脱落足丝自然掉落至底部的刮板式链带,输送至水槽的喷淋区域进行喷淋冲洗,完成无损且高效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过程;优点是操作简单、高效、快速、无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贻贝属于附着性贝类,通过足丝腺分泌各种足丝蛋白形成足丝将自己固定在海水下的岩石、船体、缆绳等固体表面,形成抗水的结合,耐受风浪等的冲刷。我国贻贝的养殖方式通常采用吊绳养殖,贻贝通过足丝的强力吸附作用,呈串状附着在养殖绳上,此养殖法具有产量高、周期短,采收方便等优点。
足丝蛋白具有高强度和持久性粘附能力,贻贝的足丝脱除一直是采收加工及后续保活过程中的难点。以前贻贝采收一般采用人工摘取方式,此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专利CN201410204780发明了一种60-70℃的热水浸泡加去丝装置去足丝方法,此法贻贝熟化度难以控制,不易保活。专利CN201811077651.5发明了一种贻贝足丝切割装置,通过气囊、足丝袋对贻贝足比进行切割,但切割时的牵拉力使贻贝部分肌肉损伤,活性下降。专利CN 201721148701.5发明了一种牵拉加切割的足丝脱除机械,同样为使贻贝部分肌肉损伤,活性下降,从而影响后续保活等一系列步骤。因此,实际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快速、无损的贻贝足丝脱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效、快速、无损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包括水槽,所述的水槽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所述的筛栅式料槽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的养殖绳,所述的水槽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所述的水槽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贻贝接收篓,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底部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
进一步,所述的水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溢流口且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
进一步,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倾斜侧顶部内且位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设置有混合冷海水入口、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的进气端口设置有鼓气泵和止逆阀。
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朝上开有大量小孔,小孔直径为5~10毫米,间距为50~150毫米。
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与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距离为200~300毫米。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水槽中注入温度为30~35℃,pH为 6.5~7.5,盐度为15~20‰的海水,接着筛栅式料槽中保持被海水浸没状态,开启鼓气泵,空气经曝气管流入海水中形成模拟海浪拍打,黏附在养殖绳上的活体贻贝短时间内自发脱落足丝,贻贝自然掉落至底部的刮板式链带,通过刮板式链带的运动将脱落的贻贝输送至水槽的喷淋区域进行喷淋冲洗,挑去壳部破损的个别贻贝后,将贻贝放入洁净、正常海水暂养2小时,即可恢复至原有活性,从而完成无损且高效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过程。
进一步,所述的鼓气泵的气体流量为每平方米水体上表面积、每秒钟0.05~0.1立方米。采用在管道中通入空气的方式实施,达到模拟海浪效果的同时,又解决了海水的溶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浙江羽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学;浙江羽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6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