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投放比的柔翼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2393.0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林宇轩;刘浠;黄丽彬;李轲;钱叶辉;彭晓苇;马启明;万天军;罗圣洲;肖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U10/50 | 分类号: | B64U10/50;B64C31/036;B64D1/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程力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放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投放比的柔翼无人机,翼伞下部设有至少两组前后相连的吊带,每组吊带上均设有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后吊点,吊舱上设有与每组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后吊点对应的投放前连接点和投放后连接点,对应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前连接点之间通过投放前连接绳连接,对应投放后吊点和投放后连接点之间通过投放后连接绳连接,投放前连接绳短于投放后连接绳;任务载荷投放后能带动投放前连接绳与投放前连接点断开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任务载荷投放后吊舱吊点和吊舱重心的同步移动、飞行迎角的减小,具备了投放大尺寸和大重量负载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翼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大投放比的柔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柔翼无人机的动力舱悬挂在翼下,其爬升和下降主要依靠控制发动机转速,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系统仰头爬升,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系统低头下降高度。当其投放的物资相对于系统重量占比过大时,投放后由于吊舱重量大幅度减轻,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系统将仰头爬升,无法保持原有的平飞速度,从而导致飞行性能大幅度下降,因此,目前国内外的柔翼无人机产品均只能投放少量的传单、广告资料等物资,无法投放大尺寸和大重量的物资,从而严重限制了柔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投放比的柔翼无人机,实现了任务载荷投放后吊舱吊点和吊舱重心的同步移动、飞行迎角的减小,具备了投放大尺寸和大重量负载的能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投放比的柔翼无人机,翼伞下部设有至少两组前后相连的吊带,每组吊带上均设有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后吊点,吊舱上设有与每组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后吊点对应的投放前连接点和投放后连接点,对应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前连接点之间通过投放前连接绳连接,对应投放后吊点和投放后连接点之间通过投放后连接绳连接,投放前连接绳短于投放后连接绳;任务载荷投放后能带动投放前连接绳与投放前连接点断开连接。
进一步地,吊舱上每组吊带都对应有成排布置的若干连接点,根据不同任务载荷投放前后吊舱的重心位置选择作为投放前连接点和投放后连接点。
进一步地,投放前吊点和投放后吊点均缝制在吊带上,根据不同任务载荷投放前后最佳飞行迎角设置。
进一步地,投放前连接绳的端部套接在投放前连接点上并由插销进行限位,任务载荷通过拉绳连接插销;任务载荷投放后通过拉绳拔出插销,投放前连接绳与投放前连接点断开连接。
进一步地,吊舱底部扩大且敞开,任务载荷安装在任务载荷安装架上,任务载荷安装架通过四周的安装点安装在吊舱底部,任务载荷需要投放时,飞控系统通过执行器释放安装点,任务载荷随任务载荷安装架一起投放。
进一步地,投放前吊点位于投放后吊点的后方,投放前连接点位于投放后连接点的前方。
进一步地,翼伞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前后相连的吊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任务载荷投放前,由于投放前连接绳短于投放后连接绳,因此投放前连接绳拉直、投放后连接绳松弛,翼伞依次通过吊带、投放前吊点、投放前连接绳、投放前连接点连接吊舱,任务载荷投放后,由于任务载荷带动投放前连接绳与投放前连接点断开连接,因此投放前连接绳松弛、投放后连接绳拉直,翼伞依次通过吊带、投放后吊点、投放后连接绳、投放后连接点连接吊舱;也就是说,在任务载荷投放前后,吊带的吊点位置和吊舱的连接位置均完成了切换,其中,吊带前后相连、总长不变,因此吊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减小翼伞的飞行迎角,使得系统重量减小时保持系统平飞时速度不大幅度降低,吊舱的连接位置变化可以使吊舱吊点与吊舱重心保持竖直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使翼伞保持最佳飞行状态;由上可知,本发明利用任务载荷投放调整飞行迎角和吊舱吊点位置,实现了任务载荷投放后吊舱吊点和吊舱重心的同步移动,实现了任务载荷投放后飞行迎角的减小,在投放后系统重量、重心大幅度变化的条件下不显著降低柔翼无人机飞行速度,保持飞行性能,从而使柔翼无人机具备了投放大尺寸和大重量负载的能力,显著扩展了柔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2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